建设生态廊道 为国宝架起“鹊桥”
◆本报见习记者李夏菁
“栖息地面积增加、连通性增强,人为干扰的减少,能够直接或间接促进大熊猫种群密度的增长。”在一篇近期发表的研究论文中,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院士团队提出这一观点。
连片的栖息地对大熊猫种群动态变化及恢复是一大利好。曾经,荥经县作为大相岭山系大熊猫孤立小种群的核心分布区和关键栖息地,存在着栖息地破碎化严重、缺乏基因交流、遗传多样性低等问题。自2017年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四川省荥经县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为引领,重视生态廊道建设和治理,促进大熊猫种群基因交流。
修“鹊桥”,促进大熊猫种群基因交流
大相岭山系与邛崃山系经泥巴山相连。生活在这两个山系的大熊猫,正是借助泥巴山生态廊道“串门相亲”,实现种群遗传基因交流。
这一廊道也是“京昆线”108国道的必经之地,受沿途采笋、放牧等人类活动影响,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相岭山系大熊猫栖息地逐渐被分隔,形成隔离小种群。国道两侧的森林被砍伐后,当地种植了不少人工林。“动物、植物之间都有着相应的关系,构成了食物链、食物网。有了物质能量的流动,生态系统才会完整。”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县管护总站的科研监测负责人付明霞说:“而次生林、人工林的问题就是物种比较少,导致生态系统结构相对简单,稳定性差,打破了两个山系之间的大熊猫种群交流。”
“小种群如果没有外来基因的交流,会因为近亲繁殖而导致种群生存能力下降,面临灭绝的风险。”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公众倡导高级经理郑硕说:“我们需要建设通道,让不同种群的大熊猫‘相熟相知’。”
为改善大相岭泥巴山区域108国道两侧大熊猫生境,近年来,荥经县与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等NGO组织合作,加快泥巴山大熊猫生态廊道建设。完成栖息地改造7000余亩,逐渐恢复森林生态功能,促进了大相岭山系、邛崃山系大熊猫区域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
“除了对大熊猫的主食竹子等进行更新外,我们还根据原有的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开展栖息地恢复工作。”付明霞说。
随着泥巴山生态廊道建设与保护工作的开展,以及108国道车流量、人为活动干扰的减少,近年来区域内大熊猫活动相对稳定,活动频繁。
大树下,大熊猫妈妈正在标记信息,一旁的大熊猫宝宝嗅了嗅树干后,又翻滚跑开。如今,诸如此类的大熊猫与幼崽的同框画面,多次被红外相机拍摄记录下来。此外,黑熊、小熊猫、豹猫等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也在此处频频现身,生物多样性逐渐丰富。
建“圈层”,共建共管共享
“自有人类以来,我们一直在这片青绿土地上与人类和谐相处。”大熊猫国家公园访客中心(貊貊空间)里,大熊猫IP形象“貊貊”正在向来访的人们讲述着大熊猫与荥经县之间的渊源。
“貊貊”的取名别有深意。东晋学者郭璞在《山海经校注》中记载:“邛崃山,在汉嘉严道县,江水所自出,山有九折坂,出貊。貊似熊而黑白驳。”古称严道的荥经县,是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大熊猫栖息地。
为延续这份与大熊猫之间的情谊,近年来,荥经县坚持“共建共管共享”的理念。
自县域面积的47%被划入大熊猫国家公园后,荥经县逐渐建立起园地共建机制,将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地方政府、企业和群众纳入国家公园共建体系。
“我们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主任的国家公园共建共管共享委员会,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实体化运行,统筹协调园地共建工作。”荥经县大相岭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副主任王永钢说。
他进一步介绍,为实现国家公园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协调、共赢,荥经县龙苍沟镇采用圈层发展模式,依据大熊猫生活区域由近到远,划分为“人退猫进”“人猫共生”“人猫共享”三个圈层,分别发挥科学研究、自然教育、生态产业三个功能。
此外,为维护现有大熊猫种群正常繁衍、迁移,在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内,荥经县还采取了严格的管控措施。自2016年以来,荥经县有序退出小水电站58家,关停非煤矿山20座,县林业、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部门联动关闭小木材、小石材加工厂57家。
矿石、林业、水电这些曾经支撑荥经县经济的“三头经济”(石头、木头、水头)正逐渐转型为“新三头经济”(有机农业、绿色工业、生态文旅)。数据显示,“三头经济”在荥经县经济中的比重从2017年的70%下降至2022年的10%。
而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外,荥经县则以大熊猫为特色,引导社区居民发展蜂蜜、竹笋、茶叶、中药材等特色原生态产业。“我们还建成了熊猫科普馆、熊猫民宿村、熊猫康养谷等,实现农旅、文旅融合发展。”王永钢告诉记者。
依托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我国大熊猫野外种群稳步增长,栖息地保护体系不断完善。今年1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例行发布会公布,大熊猫栖息地受保护面积从139万公顷增长至258万公顷,促进大熊猫野外种群总量从上世纪80年代的约1100只增长到近190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