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地下水污染防治“丽水样板”
“原来这条路上有垃圾车运送,经过时会散发出阵阵恶臭。下雨天,前几年那个排污口还能看到有颜色的污水。现在经过工程改造,这些情况很久都没有发现了。”住在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某小区排屋的一名居民,这样评价附近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阻控试点项目。
走进松阳县东南部的青蒙大坑儿山谷,居民口中的松阳垃圾填埋场就坐落在此。在这里三面环山,谷口紧邻松阳县的母亲河松阴溪。与想象中的不同,填埋场内绿草茵茵,昔日的垃圾填埋场已经蝶变成了生态绿地。记者在现场果然没有发现传说中的恶臭和外排的污水。
丽水先行先试着手治理地下水污染
莽莽青山满眼苍翠,六江之源清流潺潺。丽水域内河流密布,水系发达,水资源总量大,也是浙闽地区重要的水系源头、绿色屏障,在全省水资源布局和生态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然而,在水资源的世界里,地下水、土壤和地表水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某些历史原因形成的土壤及地下水系统污染,就成了丽水市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需要攻克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2020年3月23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公布了49个地下水污染防治试点项目名单,其中丽水市有4个项目入选,成为浙江省唯一入选国家首批地下水污染防治试点的设区市。
据介绍,4个项目涉及《地下水污染防治试点工作方案》所明确的全部三类试点,包括废弃井封井回填类的遂昌黄铁矿地下水污染治理工程、典型污染源防渗改造类的松阳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阻控工程、地下水污染修复试点类的丽水开发区水阁工业园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和松阳县西屏工业园及江南工业园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目前,松阳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阻控工程已率先完成。
“丽水市是全国首批、浙江省首个建设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的城市,这4个项目试点项目涉及《地下水污染防治试点工作方案》所明确的全部三类试点,已获得2亿多元中央资金支持。”丽水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雷金松介绍。
松阳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治理已顺利完工
“松阳垃圾填埋场区紧邻松阴溪,离交通主干道、村庄也不远,原来的垃圾渗滤液由于收集管道、防渗漏措施不到位,污水渗入地下影响地下水和附近水源,场内产生的臭气对周边居民影响也较大。”松阳分局自然生态科李宁介绍。
为守住环境安全底线,丽水市生态环境局牵头,联合松阳县实施了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阻控工程,并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一批地下水污染防治试点项目,获得中央资金支持2629万元。2023年3月初,松阳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阻控试点项目召开了自评估报告审查会。
专家组评审后认为,这一项目通过应急工程、综合治理工程改善了垃圾填埋场受污染地下水、臭气等治理成效,降低了环保治理成本,在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治理方面具备一定的生态环境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也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就是从根本上减少垃圾渗滤液的产生量。”丽水市土壤与固体废物管理中心负责人楼激扬介绍,综合治理主要包含“污染源头控制”+“末端风险防控”两部分内容,其中,污染源头控制工程包含二期A库区的封场整治及一期扩建区的覆盖,末端风险防控工程包含智能监管与调控、模块式PRB系统及地下水综合管理平台的构建等。
松阳垃圾填埋场属于山谷型垃圾填埋场,在楼激扬看来,就像是拎着一个装满垃圾的“大袋子”,如果雨水洪水再流入袋内,通过袋子的“破洞”效应会进一步污染水源。治理过程要首先设立截洪沟,拦截雨水排入厂区“袋子”,减少渗流水量;其次,要用“覆膜”“绿化”等方法把袋子的口子封住,修补渗漏点,不让原有渗滤液继续污染;对无法挡住的填埋区渗滤液,会通过自控联动分水系统、半原位模块式PRB系统等科技手段阻断、收集、净化,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松阳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阻控项目成效明显,地下水总体污染水量较之前下降50%左右,地下水水质也均达到排放标准。如丰水期氨氮浓度为2.73—1.87mg/L,比2019年监测数据下降了90%以上。这一点位已经连续3年无环境问题信访。”李宁说。这一说法和周边群众的言论不约而同。
遂昌废弃矿山地下水治理已初见成效
废弃矿山采空区地下水污染,成因复杂,所导致的矿山酸性废水问题,历来是国内外矿山环境治理工作的难题。
黄铁矿区位于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内,自清代嘉庆年间开采至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停止。废弃后的矿区遗留出了大量的地下采空区和坑道,这些区域岩壁表面含有大量硫化物,经雨水淋滤、氧化、溶浸、水解后,容易形成酸性废水,导致污染到地下水或排入地表河流,对下游人民造成影响。
2020年3月,遂昌黄铁矿地下水污染治理工程列为生态环境部首批地下水污染防治试点工程项目之一,并争取到中央资金约1.2亿元,总投资近2.8亿元,有针对性地对历史遗留问题开展全面综合整治。
“目前,项目一期完成了充填站、脱水站建设工程及井下充填工程试验,建设了整套地表—地下水文监测及水质监测系统。”丽水市生态环境局遂昌分局副局长潘来根说,“我们开展了矿山酸性废水机理研究、充填材料研究、系统模型构建等研究试验工作,这些工作的验收已完成,二期也完成到总进度的75%。”
“整个矿区形容为‘蚂蚁洞’也不为过。我们探索建立了‘用—堵—疏—治—管’的绿色低碳循环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模式。”楼激扬介绍,“治理措施包括固废资源化利用、采空区充填、防渗覆盖、清污分流的一系列措施控制水污染。”
黄铁矿采空区废弃矿洞填充工程,目前已完成部分井下采空区充填。据专业人士统计,黄铁矿区的试点工程已完成井下采空区充填量近16万余立方米,清理巷道6300多米,处理酸性废水近200万立方米,部分平硐内酸性水流量削减近60%。
在黄铁矿区580矿洞的施工现场内,记者看到,有些坑道矮的地方也就1.5米高,做支撑的木头规则地排列在中间,成人需要弯下腰并“左右逢源”通过这些坑道,在行走的过程中,从岩石缝隙中滴下来的水还不时落在身上。在这里,工人们正在矿洞内忙碌着,他们将充填管道对准事先选定的区域,把混凝土注满矿洞采空区,减少矿洞内的含硫矿与空气接触、雨水淋滤的概率,最终降低产生酸性废水的产生量。据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施工后,从矿洞流出的黄褐色水颜色已经开始淡化。
“这个就是‘阻断’的效果了,流出来的酸性水我们会用电石渣进行综合。这些是历史遗留下的矿山环境隐患,通过项目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系统工程,也是我们当代人需要完成的任务。”遂昌黄铁矿地下水治理项目负责人吕文亮表示,“企业将以此次项目为契机,建立一套科学技术体系,争取为全国废弃钻井、取水封井回填工程提供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
地下水污染防治的“丽水经验”正在形成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丽水就已开展对地下水的状况调查和治理工作。多年来,当地已积累了一些既有实效又具地方特色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经验。
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控治”体系,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的建设对构建浙江省生态文明有着重要意义。丽水作为全省第一批入选国家首批地下水污染防治试点的设区市,到2024年,将完成试验区建设各项任务,以及基本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创新模式。
丽水在地下水污染防治方面,正在创新政策引领,明确了治理路径。据介绍,丽水市已先后编制《丽水市地下水污染防治项目总体实施方案》《丽水市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并结合正在开展的地下水污染防治试点工程,将污染防治工作统筹部署,落实“三协同”,探索不同尺度重点地下水污染源协同防控模式,如凝练形成了南方山谷型垃圾填埋场水量水质协调控制模式,做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风险协同防控。
“我们还印发了《丽水市地下水试验区建设方案》,启动丽水市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工作,出台《丽水市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第一批)及管理办法》,明确了丽水市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方案,保障项目推进。”雷金松介绍,“我们将以点带面,继续推进地下水环境管理制度探索创新,并在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政策等方面,积极探索经验,实现生态效益,争取为南方丘陵地区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丽水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