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法君:从中国式现代化看浙江水利高质量发展新任务新要求
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确立“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的奋斗目标,将高标准建设现代水利设施网、全域建设幸福河湖写入党代会报告。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刻领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激发浙江水利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以高水平的水安全支撑和保障浙江实现“两个先行”新目标,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增进民生福祉作出新贡献,是新征程上浙江水利的时代使命。
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找到水利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五方面特色: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有力的现代化水利支撑保障体系,对水利工作提出新要求,以浙江为例谈几点认识。
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中国式现代化基本特点,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浙江省省域面积小、人口基数大,这一特征尤其明显,浙江省国土面积10.55万km2,2021年承载人口近8000万(常住人口6540万),GDP 7.35万亿元,按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2027年浙江GDP将达到12万亿元,环杭州湾、浙东沿海区域和金衢盆地这“两分田”上将集聚更多的产业和人口,防洪排涝、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必然需要安全韧性更强、资源配置更优、管理更高效、服务更便民的水利现代化来推动。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主要特征是区域协调、城乡均衡。浙江“两个先行”建设中,把推动山区26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为缩小地区差距的主要抓手,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缩小城乡差距的主要途径,着力构建“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全域和美”新格局。山区县处于各大流域源头,量丰质优的水资源是山区县加快发展的显著优势,要以浙江水网建设推进省域水资源均衡配置,促进水产品价值转化助推区域协调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发展农旅结合等乡村特色产业,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都离不开完备的水利基础设施和良好的河湖环境,要高标准建设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以均质化的水利公共服务助力城乡协调。
“两个文明”相协调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即物质富足、精神富有,这也是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基本要求。对于水利来说,除了常规功能满足外,还要在便民惠民、增收致富上下功夫、求突破,在提升文化内涵上动脑筋、有新招。水利工程要建得更美、更贴近群众的各类需求,还要挖掘历史上先进的治水文化,传承创新,为老百姓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集中体现。水是人与自然之间重要的联系纽带,水利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行业,必须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水利各项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浙江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要素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将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杭州湾等沿海地区,由于人口密度和经济强度高度密集,生态环境将面临更大压力,必须在加强污染防治的基础上,增加一定份额的环境水量,以同步扩大环境容量,以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态环境刚性需求,既保障水安全,又保护水生态、改善水环境。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充分利用水利工程调节功能,为浙江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发挥独特作用,也是水利在“两个先行”建设中的历史使命。
以总体国家安全观审视水安全新任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并对具体任务作出部署,要求强化经济、重大基础设施、水资源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对“平安浙江”作出深刻诠释:平安浙江中的平安,不是治安好、犯罪少的狭义平安,而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宽领域、大范围的广义平安。水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是经济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础和保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树立“大平安”观念,站在构建新安全格局高度上谋篇布局。
加强水旱灾害风险防控
水利与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动态的适应与平衡。随着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变化,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土地受到高标准保护的同时,洪水的演进、调蓄空间等属性会发生一定变化,总体上江河水位将呈上涨态势,防洪压力和灾后致损程度会加深,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进一步完善提升系统治理格局和能力。全球变暖导致局地强降雨、超强台风、长历时高温干旱等极端气候更加频繁,2022年珠江流域北江发生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历史罕见;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196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区域性高温天气,长江中下游遭遇夏伏旱连秋旱;台风“梅花”先后登陆浙江、上海、山东和辽宁,打破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秋台风登陆地最北和登陆舟山最强台风等纪录,这些极端气象事件的发生正在逐渐成为常态,要引起高度重视,并设法为洪涝水寻找新出路,探索洪水资源化。
保障经济安全运行
水利工程作为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领域,特别是重大水利工程的建设,可带动化工、水泥、钢铁、机械装备等产业链转动,带动当地赋闲劳动力就业,促使经济循环畅通,具有吸纳投资大、产业链条长、创造就业多的优势。并且水利工程有充分的规划依据和项目论证过程,工程上马不会造成产能过剩,对扩内需、稳投资、稳住经济基本盘具有重要作用。要抢抓当前适度超前建设基础设施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稳经济“压舱石”作用。
保障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一直是浙江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省现有大中型灌区126处,设计灌溉面积1016.2万亩(1亩=1/15hm2,下同),有效灌溉面积796.2万亩。大中型灌区土地集中连片、规模大,农业两区及高标准农田密集,粮食单产亩均约460kg,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核心区域。要结合“非粮化”“非农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谋划灌区建设与现代化改造,增加高标准农田面积,挖掘全省农田粮食生产潜力。在水资源分配时,要留足粮食生产用水份额。
保障生态安全
水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必不可少的要素,治水工作是对水生态系统进行调节、取得动态平衡的过程。贯彻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要求,针对山丘区和平原区不同特点综合施策,强化生态用水保障,加强八大水系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保持生态系统健康。山区河流源头区强化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打造生态清洁小流域,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中下游人口密集区重点维持河湖自然形态,建设亲水岸线,加强水域岸线等生态空间管控,改善河湖生态环境。有序开展杭嘉湖、萧绍宁、温台等沿海平原河网生态配水,保障河道内基本生态用水需求,改善水循环和水动力条件。
保障能源安全
水电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进入“十四五”时期,全省又兴起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热潮,目前全省有20余座抽水蓄能电站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浙江省也将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作为促进山区26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措施。作为直接关联行业,水利要在抽蓄工程防洪保安、水资源保障及水土保持等领域做好指导和支持。
在浙江“两个先行”中找到水利新着力点
构建“浙江水网”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浙江水利的目标和任务,也是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的根本手段,更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作为全国第一批省级水网先导区,建浙江水网、保浙水安澜、促浙里共富,是新阶段浙江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和主要抓手。
加强政策制度支撑,加快构建安全美丽的浙江水网
网络化是水利基础设施布局建设的高级形态。2022年7月,《浙江水网建设规划》获省政府批复实施,确定“三纵八横十枢”的浙江水网总体格局,即通过建设浙东、浙中、浙北三条跨流域跨区域水资源配置通道,沟通钱塘江等八大水系,联结新安江、湖南镇、紧水滩和珊溪水库以及椒江河口水利枢纽等十余个重要水库枢纽,将自然水系和水利设施交织成网,发挥网络的系统集成和叠加放大效应,使洪涝水出路更加通达,水资源时空调配更加均衡,水利工程综合效益更加凸显,应对极端气候等安全风险更加主动有序。
浙江已有区域水网的建设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擘画、亲自推动实施水资源保障百亿工程,目前,22项工程已基本建成,浙东引水和千岛湖配水工程在环杭州湾形成Y形水资源通道,实现“一江春水向东流”;宁波供水环网、台州北水南调、温州珊溪—赵山渡供水等区域性水资源配置工程,在市域范围缓解了水资源时空不均的制约。
浙江水网是更大尺度的网络系统,通过浙东、浙中和浙北三大通道,串联新安江水库等主力水源和各个区域网,实现省域一体化的水流调配。浙江水网的关键在于三大通道,难点也在三大通道。三大通道几乎覆盖浙江全域,事关全省水资源配置格局和防洪格局的重构,需要平衡好发展和保护、防洪安全和资源分配的关系,涉及主体多、影响因素复杂、协调推进难度大,水网工程“谁来建、怎么建、谁来管、怎么管”问题以及水网工程集群化、多目标的优化调度,都是必须先行研究解决的前置条件。要坚持“两手发力”,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思路,抓紧完善投建运营全过程机制设计与配套政策,挖掘并利用好水利设施和水域岸带、砂石、文化等水要素资源价值,大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建设运营,协同发力,加快推进水网工程建设。
推进数字孪生水网建设,实现多目标优化调度
数字化智能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另一个主要特征。现阶段的水利数字化建设大多以流域或区域为单元,以水旱灾害防御等单个领域的业务应用为主。浙江水网是一个跨流域跨区域、多工程协同、多目标优化的庞大系统和超级工程,亟需通过数字孪生工程建设赋予水网更高智慧和运行效率,实现省域范围“洪可调、旱能补”的一体化调控,使“远水也能解渴”成为现实。
加强水网工程与新型基础设施的融合,从八大水系、骨干输配水通道和主要枢纽结点等工程数字孪生起步,由零到整,逐步建成浙江水网数字孪生“一张网”。聚焦水网安全运行、精准调度等需求,开展专业模型技术攻关,优化算法,提升算力,提高数字模拟过程与物理水网的同步性、一致性,力争数字孪生水网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成为标杆。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增进民生福祉上作出独特贡献
作为浙江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主要任务,全域幸福河湖建设要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出发,采取措施维护河湖健康,焕发河湖生机活力,让绿水青山更美,更要做好水经济、水文化的文章,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江南水乡更具诗画韵味,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增进民生福祉上贡献水利独特力量。
注重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生物多样性是流域(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最直观的反映,也是河湖治理成效和水利工程生态价值的体现。要抓住这个基点,发挥好省河湖长制联席会议牵头抓总作用,推动建立跨部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水利建设与生态保护内在关系研究,大力推进八大水系生态修复和保护治理等建设任务,探索开展河流三维形态重建和“人水和谐”型水利工程建设,推进已有水利工程生态化改造,探索河湖治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机相融的“浙江路径”“浙江样本”,让浙江幸福河湖不仅造福人民,也成为鱼类、鸟类等生物“天堂”,让水这个关键环境要素在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探索建立水利领域生态价值核算和转化体系,挖掘转化涉水资源的生态服务价值
浙江是“两山”理念的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依托“绿水青山”的优质生态资源,文旅、康养等绿色产业发展迅猛。可以说,在推动浙江经济结构调整和山区跨越式发展上,水利居功不小,但水利的生态服务价值及其对绿色发展的贡献缺少量化核算标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基于浙江现实,要在丽水、湖州吴兴等地基础上,研究出台水利领域生态服务价值核算标准,建立河湖系统治理、水利工程建设生态服务价值核算体系,用以客观评估水利生态资源资产家底和开发利用潜力。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发挥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因地制宜壮大水产业、发展水经济,全面拓宽水利富民惠民路径,变美丽风景为美丽经济,让保护修复生态环境获得合理回报;利用绿色发展这根“指挥棒”,激发地方政府保护修复水生态系统、建设水利工程的积极性,把“两山”转化取得的效益投入到对绿水青山的保护与质量提升上,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有机统一、相互促进。
建设一批江南水乡气韵的水利工程
中国治水文化是中华文明最显著、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之一。浙江拥有众多的文明遗迹,良渚、西湖、大运河等世界文化遗产均是直接的水利工程,还拥有丽水通济堰、湖州溇港等世界灌溉遗产,四条诗路文化带更以钱塘江、大运河、曹娥江和瓯江为脉。在长期的治水历程中,凝练形成自力更生的乌引精神、砸锅卖铁的海塘精神、以人为本的抗台精神等,这些都是浙江文化、中国故事的重要组成。应研究建立完善的制度机制,加强对水利史迹遗址等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注重对浙江治水理论、制度和精神等非物质文化的挖掘弘扬,创造更多优秀水文化产品。同时,要注重代际传承,本着为后代留下更多都江堰式水利工程的思想,在新建工程中融入文化元素,打造更多具有江南水乡神韵的水利工程,在“整体大美、浙江气质”中彰显河湖之美、水利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