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逆天 古代高能撩妹水利工程大集合(终篇)
慧聪水工业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国几千年来对于水的认识都是双面的,一面我们欣喜与崇拜,水可以维持我们的生存,更有波澜壮阔的胸襟。另一方面,我们敬畏与恐惧,水可以淹没良田,冲毁家园,带给我们死亡的邀请函。鉴于水是如此的无法掌控,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建造出了可以安全与水沟通的方式。从上古时代起,我国劳动人民就致力于水旱灾害的防御,几千年来,建设了大运河、都江堰、灵渠等一批著名的水资源利用工程,在抵御水旱灾害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19世纪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入侵以及连年战争,近代水利处于停滞状态。直到1930年前后,中国才有一些近代水利工程。下面让小编为大家最后介绍几个极具代表性的古代水利工程。
1.古代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鸿沟
鸿沟从战国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1)开始兴建。修成后,经秦、汉、魏、晋、南北朝,一直是黄淮间主要水运交通线路之一。西汉又称狼汤渠。它在今河南省荥阳北引黄河水,东经中牟北,开封北而折向南,经尉氏东、太康西、淮阳,再分两支:南入颍水,东入沙水,二者皆入淮河。中途在开封东分水入水(古汴水)。又南,向东分水入睢水、(涣)水,皆可通淮。再南,向东分水入涡水,直通淮河,形成黄淮间的水运交通网。隋代开通济渠,即唐宋时的汴河,成为黄淮间的交通干道,相当于鸿沟位置的蔡河仍部分起着沟通黄淮的作用。元代开始,建都北京,开京杭运河,水运干线东移,蔡河就湮塞了。
楚河汉界这个词语中的河界指的就是鸿沟。当年楚汉相争,打仗八年,曾以鸿沟划地为界,东楚西汉。楚河汉界由此得来。鸿沟这个名词到了今天,就引申为两个人在思想上有分歧,价值观有距离等。如称界限分明为“划若鸿沟”。
2.淮河历史上第一座用于军事水攻的大型拦河坝——浮山堰
浮山堰是南北朝时期淮河上修建的拦河大坝。位于安徽省五河、嘉山及江苏省泗洪三县交界的淮河浮山峡内。是淮河历史上第一座用于军事水攻的大型拦河坝,也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土石坝工程。
梁天监十三年(514),梁武帝萧衍为与北魏争夺寿阳(今安徽省寿县),派康绚主持在浮山筑坝壅水以倒灌寿阳城逼魏军撤退。据史书记载这次工程动用军民20万人施工。南起浮山北抵巉石(今潼河山)从两端开始填筑土方,准备在中间合龙。由于种种波折,浮山堰历时两年才最终建成。这个水利工程对魏军的威胁确实很大。蓄水不久,寿阳城即被水围困,魏军被迫弃城上山。浮山堰筑成后淮河被切断,上游几百里内一片汪洋,水位还不断上涨,几乎与堰顶相平,于是开始威胁下游地区。梁军一方面对付魏军的骚扰一方面要设法防洪,并利用魏军怕淹的心理,向魏军宣传说梁军不怕打仗就怕有人把水泄掉。魏军果然开始凿山泄水,于是浮山堰水库就有了两条溢洪道。一条在泗洪县峰山乡塔河村前。解放初期尚可看到遗迹。。这两条溢洪道在我国水库建设史上也是记载最早的。
浮山堰工程的规模在当时是举世无双的,据估算,其主坝高30——40米,形成的水域面积估计约有6700多平方公里。总蓄水量在100亿立方米衣裳。浮山堰主副坝填方约达200多万立方米。这几项指标在当时都是世界的一位。坝高往往是水利工程技术水平最直接的表现。国外的土石坝至12世纪才突破30米高度,比浮山堰晚了600多年。浮山堰的建成害突出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惊人的力量和气概。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人们对自认认识的深度,浮山堰只存在了4个月就被冲垮,但它在世界水利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
3.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涪陵石鱼
在四川涪陵县城北长江河道中,有一处沙质岩礁石,走向与长江流向平行,约1600米,宽16米,称“白鹤梁”,在梁的倾斜面上是鱼形图案与文字题记纵横交错的石刻群,又称石鱼,是古代长江中游枯水位的石刻标志。常年淹没在水下,只在某些年份冬春水位最低时,才露出江心。
石梁上刻有自唐广德元年(763年)至当代的石刻题记164段,其中水文题记108段;石鱼图14尾,其中作水文标志者3尾。已发现的鱼图中有三条是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的清代双鱼,以及根据宋代题记上溯唐广德二年(764)以前所刻鱼图,具有相当于现代水尺的作用,是历代记录不同年代不同枯水位的固定标志。在已发现的宋元明清约160余条题记中,除记年月外,往往记有双鱼已见,水至此鱼下五尺,水去鱼下七尺等字样。题刻、图像断续记录了1200余年间72个年份的历史枯水位情况,对研究长江中上游枯水规律、航运以及生产等,均有重大的史料价值。
葛洲坝水电站和宏伟的三峡工程都参考了白鹤梁水文题刻一些数据,如175米水位高程是以白鹤梁1000多年的洪水纪录为依据。唐鱼的眼睛为长江中上游的零点水位,相当于海拔137.91米高程。此水文纪录比英国在武汉江汉馆设计的水尺标点早1100年。因此享有“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之誉。
4.全国五大古陂之一——木兰陂
木兰陂位于莆田市郊南门外约5公里的木兰山下,木兰溪与兴化湾海潮汇流处。始建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是一座集引、蓄、灌、排、挡综合利用于一身的大型水利工程,全国五大古陂之一,至今仍保存完整并发挥其水利效用。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年木兰溪两岸的兴化平原,频遭上游冲下的洪水和下游漫上的海潮侵害。相传宋冶平元年(1064年),有一位长乐妇女钱四娘携巨金来莆,在樟林村旁的将军岩前动工截流筑堰。但陂首工程刚建成就被洪水冲垮,四娘投水以身殉陂。不久,她的同乡林从世,又捐资十万,改在下游的温泉口筑陂,也因陂址选择不当而告失败。熙宁八年(1075年),侯官人李宏应诏而来,在僧人冯智日协助下,总结前人失败的教训,选择在溪水广阔平缓、溪床岩石亘连的木兰山下建陂……经过八年奋战,至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大陂终于建成。因陂在木兰山下,因而得名。这条大溪也因之名为木兰溪。
工程分枢纽和配套两大部分。枢纽工程为陂身,由溢流堰、进水闸、冲沙闸、导流堤等组成。溢流堰为堰匣滚水式,长219米,高7.5米,设陂门32个,有陂墩29座,旱闭涝启。堰坝用数万块千斤重的花岗石钩锁叠砌而成。这些石块互相衔接,极为牢固,经受900多年来无数次山洪的猛烈冲击,至今仍然完好无损。配套工程有大小沟渠数百条,总长400多公里,其中南干渠长约110公里,北干渠长约200公里,沿线建有陂门、涵洞300多处。整个工程兼具拦洪、蓄水、灌溉、航运、养鱼等功能。陂内的溪水分别经过陂首南北端的“回澜桥闸”和“万金陡门”注入总长约120公里的大小沟渠,灌溉莆田的南、北洋平原,最后由沿线300多处泄涝,陡门和涵洞汇入兴化湾。1958年,在陂附近兴建架空倒虹吸管工程,引东圳水库之水到沿海地区,使木兰陂大大提高灌溉、排洪能力,灌溉面积从原来的15万亩,增加到25万亩。
木兰陂的建成使得南北洋平原的万倾良田顿成沃土,莆田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造福千载,泽及万世。从建成至今日的近千年中,木兰陂虽历遭风、雨、洪、潮的侵袭,仍自岿然不动,巍然屹立,不断地为当地的经济发挥着作用。
5.古代大型挡潮排水闸——浙江绍兴三江应宿闸
绍兴三江闸,共有闸洞二十八孔,用二十八星宿的名称来编号,所以也叫“应宿闸”。是我国古代大型挡潮排水闸。它横跨于绍兴的钱清江上,恰好是钱塘江,钱清江和曹娥江的汇合处,是绍兴和萧山两县水流的主要出口,泄水流域达2520平方公里,数百年来曾经对两县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明代嘉靖十六年(1537年)绍兴知府汤绍恩主持修建。
全闸长108m。闸址在岩基峡口处,闸墩和闸墙用大条石砌筑,墩侧凿有装闸板的前后2道闸槽,闸底有石槛,闸上为石桥。闸两旁修堤400丈和海塘衔接。
三江闸的启闭依据水则(古代水尺)。水则有两个,一个设在闸址,一个设在绍兴城里,后者有校核水位的作用。水则分金、木、水、火、土五划。水至金字脚,全闸开启;水至木字脚,开十六孔;至水字脚开八孔;至火字头,全闸关闭。闸门由三江巡检代管。“启闭惟看水则牌”,平时按水则督促闸夫开闸闭闸。
为了有效地发挥大闸的排洪,蓄水作用,三江闸建成后建立了全面的管理制度。咸丰元年(1851年),在山阴火神庙立有水则碑,对启闭作了具体规定。碑上凿有金,木,水,火,土五字,作为测量水位标高的符号。内河水位涨至“火”字脚下(高6.69米),则开八洞,涨至“水”字脚下(高6.82米)便开十六洞,涨至“木”字脚下(高6.9米),就开十八洞。为了比较正确地掌握水情,以便及时蓄泄,在三江闸内亦立有水则碑一块。令人惋惜的是,这块珍贵的水文标记,被当作“四旧’破坏了。此后,三江闸又经过崇祯六年(1633年),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乾隆六十年(1795年)、道光十三年(1831)年)以及一九三三年五次修理。由于几百年来海岸线的不断变化,和解放后对三江口的开发,三江闸的排洪能力巳不能满足需要。一九七二年,在旧闸外面五里的地方,另建一座新三江闸。新闸落成以后,对旧闸提出了河道交通和必须增大排洪量的问题。所以一九七二年新闸工程结束以后,立即着手对旧闸的改建.现在大闸东南一段的八小墩,三大墩,十二孔(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和西北一段的八小墩、二大墩、十一孔(昂,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共计二十一墩、二十三孔是明代原物。
三江闸后经历代维修,发挥效益近四百五十余年,至今仍然保存完好。重要的维修有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户部侍郎肖良干的大修,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的整修等。近代,实测该闸平均泄量为280立方米每秒,可使肖、绍两县三日降雨110毫米不成灾。1979年,绍兴人民又在三江闸北五里处,另建成了正常泄水流量为528立方米每秒的大型现代化水闸棗新三江闸,三江闸遂完成了它光辉的历史使命,成为浙江省历史文物长期保存下去。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