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建立地表水重要水体清单化管控制度

慧聪水工业网 2024-12-03 08:59 来源:中国环境作者:王雯 程冰凌

漫步于浙江宁波鄞州区甬新河两岸,只见流水清幽、草木葱郁,不时有造型别致的亲水露台伸向河中央。三三两两的路人或是漫步休闲,或是健身运动,一汪碧水成为在此创业、生活的人们提供了休闲的“惬意港湾”。波光涌动中,甬新河省控会展中心断面水质也从Ⅳ类跃升为Ⅲ类。治理一条河,变美一座城,背后有何秘诀?

“甬新河是我市内河水网中最长的一条人工河,该断面位于河道水系末端,流经区域人口密度较大,水体流动性不足,治理难度大。自纳入全省地表水重要水体的清单化精准管控后,甬新河治污攻坚的步伐得到全面提速。”宁波市生态环境局鄞州分局副局长黄津介绍,实施截污纳管、管网提升项目,打通区域补水引水通道,建设智慧治水平台...一项项举措推动水质蝶变。

如今的之江大地,碧波清流随处可见。浙江建立实施地表水重要水体清单化管控制度,守河湖健康,护碧水长流,为打造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标杆之地夯实优美水环境质量基础。

全面覆盖和突出重点相结合 建立管控清单

灵动水乡,写意江南。近年来,浙江打出了一套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治水组合拳,先后开展“五水共治”、美丽河湖、幸福河湖建设,实现了江河湖泊由“脏”到“净”、由“净”到“清”、由“清”到“美”的持续蜕变。然而,新的治水挑战接踵而来。

“我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高位巩固,但水质波动、反弹现象时有发生,部分重点水源地、湖库、流域等蓝藻水华风险较大,一些水体返黑返臭风险较大甚至出现黑臭水体。”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水处处长林泉军告诉记者,为深化“五水共治”碧水保卫战,深化完善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制度机制,浙江建立实施以预警调度和分级管控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地表水重要水体清单化管控制度,切实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

根据《浙江省地表水重要水体清单化管控制度》,全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全面落实和突出重点相结合,围绕国省控断面和跨行政区交接断面,主要入海河流控制断面,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重点湖库、重点流域,城市(含县城)黑臭水体和返黑返臭风险点等4个方面地表水重要水体,根据近年来水质数据和变化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建立各类水体分级管控清单,实施预警调度和分级管控措施,持续提升良好的水环境普惠度。

其中,针对国省控断面和跨行政区交接断面、主要入海河流控制断面等方面重要水体,建立红色、黄色、绿色三色管控清单,重点关注近年来水质未达到Ⅲ类或超Ⅲ类风险较高的国省控断面,以及总氮超标的入海河流控制断面等红色管控清单。

针对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重点湖库、重点流域,以及城市(含县城)黑臭水体和返黑返臭风险点等方面重要水体,建立风险管控和常规管控两级清单,重点关注风险管控清单中的太湖、千岛湖、钱塘江等重要水域。

治水提质,换得碧波涌生机、河湖泛笑颜。截至10月底,全省国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为98.7%,同比增加2.5个百分点;省控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为98.0%,同比增加2.1个百分点,优三比例不断提升,无劣Ⅴ类断面。98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分析研判与预警调度相贯通 实施分级管控

“针对红色管控清单,我们实施最严格的一级管控措施,包括加强分析研判、开展预测预报、细化措施清单、实行预警通报、落实闭环管理、严格考核管理、严肃约谈问责等10项,拧紧‘隐患排查-问题发现-追本溯源’链条。”林泉军介绍说。

10月31日上午,超强台风康妮来势汹汹。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迅速组织技术团队,对全省地表水环境自动监测 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研判红色管控清单的国省控断面、交接断面、主要入海河流控制断面,风险管控清单的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等污染特征、变化趋势,重点水体藻情等发生风险。

“台风对我省影响期间,地表水国省控断面水质总体变化不大,局部地区断面出现水质波动,台风过境后逐步恢复...”一份根据水质监测数据研判结果形成的会商专报,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针对不同水体分级管控清单,浙江制订《浙江省地表水水质监测预警会商工作方案(试行)》《浙江省地表水重要水体重点问题会商调度机制(试行)》《浙江省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重点湖库和重点流域水质风险应急响应机制(试行)》等,明确分析研判、预测预警、会商调度、应急响应等具体要求。

协作机制下,全省治水工作凝聚成为一盘“活棋”。

在“浙里碧水”系统屏幕上,记者看到,各点位的地表水自动监测站点信息正实时更新,预警内容级别、预警接收人、目标水质、整改清单、办结时间等信息也一目了然。

“国控断面金清新闸水质出现波动,请密切关注……”日前,台州市收到水质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开展溯源分析,利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精准读取金清大港干支流水体流量,结合各河段、各时期水质状况,核算干、支流对末端国控断面金清新闸的污染量及贡献度,找准主要问题,采取优先管控,快速削减了污染物汇入量。

据介绍,浙江对国省控断面实行“日提醒周预警月通报”机制,将其问题整改闭环管理落实情况纳入相关考核指标体系,重点问题纳入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和省委“七张问题清单”,严格整改销号。对区域水质整治提升不力,以及整改措施迟迟落实不到位,水质反弹严重的设区市和县(市、区)政府,实行挂牌督办。对存在落实治水主体责任不到位、履职不力、虚假整改的,提请当地纪检监察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严肃问责。

坚持精准施策与督导帮扶相衔接 推动问题解决

日前,应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和宁波市生态环境局邀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长江中心、东华大学环境学院、上海环科院、宁波环科院、宁波大学等20余名“治水”专家齐聚宁波市象山县,围绕大塘港浮礁渡国控断面水质提升工作献智献力。

大塘港流经象山4个乡镇,由于农业面源污染,大塘港浮礁渡断面水质富营养指数较高,治理难度大。

调取监测数据和现场勘察后,专家组指出,要精准高效生态治污,摸清主要污染因子氮磷、COD的来源和贡献率,全力控源截污,用自然的力量、生态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大塘港水质,改善生态系统。

流水泱泱,沃野无限。如今,走在大塘港畔,数千米的沟渠向农田延伸,大片湿地中的水生植物郁郁葱葱,形成一道靓丽的绿色风景线。作为大塘港流域农业面源精准治污的有效途径之一,生态拦截沟渠通过在沟渠中设置拦水坎、透水坝、植物群落等节点,拦截、滞留、吸收随农田退水流失的氮磷元素,数万平米的生态湿地在接纳多余的农田排水的同时,可过滤、吸附、沉淀、降解农田排水中氮磷等物质。

“我们成立大塘港综合治理专家团队,从极端干旱、内源污染等角度精准分析库区耗氧污染成因、驱动机制及防治方向,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拦截、末端净化’总体思路,编制大塘港水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现工程措施和生态修复并举、综合治理和长效管控齐抓。”宁波市生态环境局象山分局副局长张加业介绍说。

精准施策下,大塘港国控断面水质由劣Ⅴ类提升至Ⅲ类,实现“国考”达标。

“现在水质好了,村里还建了绿化步道、凉亭,晚饭后都爱来这里散步。”居住在大塘港浮礁渡旁的礁横村村民金丕忠对水质的变化由衷竖起了大拇指。

据介绍,浙江已成立省级工作专班和督导帮扶小组,组织专家赴现场把脉问诊,会同各地生态环境部门重点梳理分析红色管控清单中的国省断面所在水体的基本情况、历年水质、问题原因等情况、全面排查水体污染源及主要污染源污染贡献,逐一研究制定水质巩固提升方案。同时,省委督察办成立3个工作组,开展全省水污染防治督导帮扶工作,推动问题彻整彻改。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