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北斗:地下水污染防治是生态环境保护最难攻克的堡垒
“从‘美丽中国’建设的角度看,地下水作为流动的介质,连接起‘山水林田湖草沙海’系统内的水分与物质循环,它既是我国一个重要的基地保障,也是环境质量整体改善必须补齐的短板。”在日前举办的2024年度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培训班(第二期)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席北斗在做主题报告时说。
席北斗做现场报告
地下水是非常重要的可用淡水资源。2022年联合国世界水平发展报告指出,地下水约占地球淡水资源的30%,液态淡水总量的99%,全球50%的生活用水、25%的农业用水(38%灌溉用地)来源于地下水。
然而,由于不合理的开采利用和一些其他人类活动,目前全球地下水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是超采严重,二是地下水水质面临着极大污染。水量、水质的协同关系到一个地区的发展,获得安全洁净的饮用水是一项基本的人权,保护地下水是全世界的共同责任。
据席北斗介绍,美国以保障地下水功能,保护地下水水质安全为目标,自1991年起开展每10年一轮的水质行动,以此支撑一系列地下水监管法律法规发布。同时,进行污染对水体和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估。建立了超级基金,针对污染场地开展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控;欧盟方面,零污染行动计划于2021年提出“扭转行动的金字塔”,确立地下水水质保护应将最大的精力投入源头预防,其次是生产过程的防渗要求极其高,不允许有可能或者潜在可能污染地下水,最后不得已才进行清除和修复活动。
我国在吸收相关国外经验基础上,根据国情,于2011年出台《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 2013年出台《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在“水十条”“土十条”中都将地下水保护作为重要内容纳入。2019年、2021年先后出台《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地下水管理条例》。《“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更细致地提出建立健全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体系,加强地下水污染源头预防,控制污染增量,削减存量,保障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在去年召开的全国生态文明保护大会中,地下水保护也是重要内容。
席北斗介绍,这整个历程逐步形成“一保、二建、三协同、四落实”的任务清单,从调查与规划、节约与保护、超采治理、污染防治、监督管理等方面,进一步细化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要求。同时,提出建立健全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体系,加强污染源头预防、风险管控与修复,以“七分防,三分治”为核心理念,持续完善地下水制度体系。
“相对于地表水污染而言,地下水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难以修复等特点,污染防控和修复的难度较大。”席北斗说,污染源难以识别,相当于打仗找不到敌人。因此,摸清地下水污染底数、识别环境风险、诊断问题,让不可见的地下水“变可见”,是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与监管工作的重要基础。
要精准溯源首先要进行病因、病灶的诊断。我国地下水污染溯源手段多样,如水化学分析法、多元统计法、稳定同位素示踪法、微生物源追踪。这几种方法各有利弊,目前,任何单一溯源技术均难以完成精准诊断,建议多种分析方法联用,优化溯源效果。
找准病因病灶以后,要科学地、经济地切除污染源,应确立地下水污染场地“分类分级”防控体系。具体而言,基于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的分布特征,开展综合防控与修复技术的有效性分析,统筹退役地块或在产企业(园区)的水文地质特征,针对重度污染、中度污染和轻度污染,分别采用合适的污染物处理技术。
最后是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系统管控。一方面是确定污染源分级分类管理制度,通过构建分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污染场地基础资料收集+分级结果展示,并制定在线监测、隐患排查、风险管控、退出变更等管理方案。
另一方面是搭建地下水采—测—预警业务化监管平台,针对地下水监测信息采集不全、有效性不足、监测成本高、代表性不强等问题,在综合考虑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功能等影响因素下,结合地下水污染精准识别、地下水污染特征因子筛选实现“分区调整,全局考虑”,优化地下水监测井网布设。
针对地下水监测数据传输速度有待提高、安全性不足、可靠性未知等问题,研发基于低功耗物联网的监测数据采集技术,保障监测数据上链计算时效性。此外,针对存在的各种原因导致的数据失真问题,平台可通过对在线监测数据实时加密和上链操作,实现上链数据无误差传输。
“地下水污染防治是生态环境保护最难攻克的堡垒。在这方面我国相对起步较晚,其治理和管理的需求非常大,需要边研究、边治理、边取得经验。”席北斗表示,未来,应强化地下水污染防治科技支撑,加强地下水科研数据库和智慧监管平台建设,以科技赋能协同解决地下水中新老污染物,同时,强化人才赋能,培养懂科学技术、会协调管理和具有全身心保护地下水情怀的复合型、实战型人才。
此外,统筹不同尺度地下水质量标准与地下水风险管控标准,并健全水量水质—地表地下—区域场地协同管控机制,通过部门联席机制、数据共享机制、科研交流机制、国际借鉴机制4个层面的机制融合,为系统防范多介质、跨尺度风险提供全面管理与技术支撑,精准、科学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