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内三起事件 环保行业“缺钱”问题爆发了?
环保行业“缺钱”的问题,正在逐步显现。
7月18日,泉州市中心市区垃圾外运作业服务采购项目中标人圣元东大环保有限公司弃标,原因是“财务紧张,无法及时缴纳履约保证金及垫付项目初期的过渡运营费用”。
7月16日,汕尾市陆丰市14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又因资金链断裂出现停滞,只留下14座建设过半的烂尾工程。
7月1日,东莞市凤岗镇环卫项目新旧交接时多地垃圾堆积成山,引发广泛关注,原因之一也是“上一家公司拖欠员工工资所致”。
短短半个月时间,连续三起事件,均与“缺钱”有关。这或许可以看做是一个信号——环保行业“缺钱”问题的问题正逐步显现,未来或许将愈演愈烈。
1 超亿元项目被“弃标”,只因公司财务紧张
超过亿元的大项目被“弃标”,这在环保行业并不常见。
7月18日,泉州市中心市区垃圾外运作业服务采购项目更改中标结果,原因是中标人圣元东大环保有限公司放弃了中标资格。据了解,该项目的采购预算为7,200万元(3年),涉及金额超过2亿元。
这么大的项目为啥被弃标?圣元东大环保在《弃标函》中说明了三点理由:第一,因其他项目所在地财政支付能力出现问题,无法及时支付运营款项,导致公司经营困难;第二,公司因财务紧张无法及时缴纳本项目履约保证金及垫付项目初期的过渡运营费用;第三,因为资金问题等,公司部分人员流失,无法按要求及时配齐中标项目作业人员。
最终,经综合考量后,公司不得已放弃了中标资格。
仔细分析圣元东大环保的三点理由,其实归结为两个字就是“缺钱”,无论是财政支付能力也好,还是公司财务紧张也好,或者是公司人员流失也好,说到底其实都是“缺钱”给闹的。而且,这三点理由又是环环相扣的。因为财政支付能力有问题,无法及时支付运营款项,才导致公司财务紧张。公司财务紧张,又导致及时缴纳本项目履约保证金,及垫付项目初期的过渡运营费用,还有人员流失,最终使得到手的亿元大标不得不拱手相让。
这么大的项目说不要就不要了,确实有点可惜。不过,在生存和发展的抉择上,先远离风险确保自己活着,然后再徐图发展,也是正确的选择。
2 中标方资金链断裂,导致14座污水处理厂烂尾
无独有偶,就在“弃标”事件爆发的前两天,汕尾市陆丰市14座乡镇污水处理厂烂尾问题也同样引发了关注。
7月16日,广东省住建厅上线“广东民声热线”节目,有关负责人就汕尾市陆丰市14座乡镇污水处理厂烂尾问题进行回应。原来,该项目是陆丰市整市推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的一部分,实施单位为陆丰市住建局,计划建设16座镇级污水处理设施。2020年,项目由云南水务联同湖南第八工程、广州公用规划设计院联合中标。随后,中标方成立陆丰云水科技有限公司,于2020年中期项目正式开工。
然而,在建成两座污水处理设施后,项目就因中标方陆丰云水科技有限公司资金链断裂而停工,自2022年底起停滞至今。期间,陆丰市政府曾多次下发文件,督促项目进度,但由于企业缺乏资金,项目依然停滞不前。为此,双方诉诸法庭,但对于汕尾市中院作出的一审判决,双方都不接受。陆丰市政府要求陆丰云水公司返还垫付的工人工资及利息。今年1月,双方上诉至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目前案件已立案,并排期等候开庭。双方的官司仍在继续,但由此导致的项目停滞已超过三年。受此影响,陆丰市甲东镇等8个镇目前需采取应急或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生活污水,南塘镇等6个镇还没有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只能被迫采用最初级的资源化利用或沉淀等手段来处理污水。
回顾这个案例,其实导致污水处理项目烂尾、双方对簿公堂的根本原因,还是“缺钱”。正是因为中标方陆丰云水科技有限公司资金链断裂停工,才使得项目从2022年底起停滞至今,只留下14座建设过半的烂尾工程。
3 垃圾遍地,无人打扫,起因拖欠环卫工人工资?
同样是在广东,汕尾的问题是污水处理厂烂尾,而东莞则是环卫工人“罢工”。7月3日,有网友发布视频反映,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因无人打扫,垃圾遍地。经相关报道还原,事情原来是因为政府在项目到期重新招标后,因新老公司交接不到位,造成服务缺位。有网友留言称,对接不到位,可能是上家公司——东莞家宝园林因政府支付问题,以拖欠环卫工人工资为手段与政府和新公司进行博弈。而其背后,除了老公司不甘心退出外,估计也有政府欠费的纠扯。
7月22日,该事件传来最新消息,据东莞家宝园林工作人员表示,7月20日,东莞家宝已经重新接管项目运营,环卫工人也已复工。事情虽然已经解决了,但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仍然值得深思。该项目中,导致环卫工人罢工的原因到底是“政府欠费”还是“交接不到位”?老公司重新接手后,所谓的欠薪问题到底解决了没有?
不管怎么说,这起事件其实也反映出当前环卫行业普遍存在的政府欠费、工人欠薪问题,客观上助长了矛盾的爆发。
4 半个月内三起事件,“缺钱”问题或愈演愈烈
半个月内,三起事件,有的是环保公司弃标,有的是污水处理厂烂尾,还有的是环卫工人“罢工”,但究其根源,都与“缺钱”有关,显示这一问题或已到了爆发的边缘。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缺钱”正在成为制约环保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而缺钱,则有政府支付不力和企业自身问题等很多原因。
一方面,作为市政公用事业的环保行业,主要收入来自于政府支付,随着这些年经济下行,政府财政吃紧,支付延迟成为市政环保企业缺钱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在政府延迟支付之外,一些企业轻视风险管理,盲目快速扩张,导致缺钱从而现金流断裂,也是前些年很多领军企业折戟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因为经济下行,不少工业企业也遭遇困境,环保项目意愿降低,或支付不力,也对环保企业的收入预期包括节奏产生影响。而这些缺钱的企业,又会对供应商造成拖欠,引发连锁反应,形成产业链风险。
根据安徽省环保产业协会对2023年下半年省内部分环保企业的调查显示,56.8%的企业应收账款回款时间延长90天至一年,15.7%的企业应收账款回款时间延长一年以上,80%的企业反馈应收账款时间长、回款难。
前不久,由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联合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发布《2023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也显示,被统计的441家上市环保企业及新三板环保企业,营收和营业利润同比均下降。环保企业面临应收账款拖欠额度大、账期长问题,并且短期内没有出现好转的迹象,给企业造成巨大经营压力,严重影响正常经营。
对于这一问题,“环保圈”也有报道,在今年4月的中国环境技术大会上,以汩鸿(上海)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珑珑为代表的一些企业老总就忍不住吐槽:现在民营环保企业遇到的一大问题就是应收款收不到,干了活,收不到钱。有些头部企业,应收账款都在百亿以上,营收200亿元,应收账款就有100亿元,高的甚至占比超过了80%。
“缺钱”问题愈演愈烈,或许将导致整个产业发生分化。有人预测,2024年,环保行业的淘汰赛已全面打响,很多企业正在被迫或主动的离开行业。笔者身边也不少行业人士就感慨:也许多年以后,回头来看,今年可能是环保行业最好的日子。这半个月内发生的三起案例,或许就是这场危机的预示和开始——未来,环保行业因“缺钱”引发的问题或许将逐步加剧、愈演愈烈。
对于环保企业来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一项必修之课。如何在当下及未来练好内功,降本增效,不仅是竞争致胜之道,更是生存或灭亡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