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何既失了里子又丢了面子?

慧聪水工业网 2024-07-01 08:45 来源:中国环境作者:中环报记者张倩

通过了区、市两级验收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为何还会在雨天出现化粪池污水外溢、恶臭弥漫整个村庄的情况?近日,央视财经频道《财经调查》栏目播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遭遇‘假工程’”,报道了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即墨区多个村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存在不能正常使用等问题。

根据青岛城阳区、即墨区发布的官方通报,青岛市城阳区已成立由区纪委监委、区农业农村局、区住房城市建设管理局、上马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和街道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深入调查。

那么,本该是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为何就成了脆弱不堪的“样子工程”?如此质量不堪、资金使用混乱的工程为何能通过层层验收?

近年来,不少地方着眼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如火如荼。然而,一些地方盲目跟风,工程建设一味追求“面子”,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不用心,只考虑投入却不考虑实际效果。甚至连村里故去的老人都出现在了厕改名单上,改造款被人冒领。

一些地方官员治理理念滞后,项目建了却难出成效。有的误把污水处理理解为污水收集起来了就是治理了,缺乏明确的治理重点和治理目的。有的只两三桶污水,却被要求跋山涉水送至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的污水处理站。理念滞后、思想落后,就难以有的放矢、因村施策,让一些新建项目沦为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工程。

有关部门监管缺失,也让一些项目工程“偷工减料”有了可乘之机。农村污水治理项目理应惠及当地村民,但企业天然逐利,仅靠建设方尽职尽责、按质保量完成是不够的。项目能够落地到什么程度、工程质量高低与否,还需要有关部门的有效监管。如若监管缺位,那便是放任企业偷空减料。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不仅关乎村民生活环境的改善,也事关乡村文明水平的整体提升。在此过程中,应加大对形式主义的整改力度,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不流于表面,杜绝“面子”工程。

农村污水治理乱象并非个例,要治好病根,还需对症下药。要监管到位,让服务于乡村建设的财政资金花得明明白白,用在该用的地方;要因地制宜,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给村民带来切实的好处,从而进一步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