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中国海洋热浪预报产品”正式上线运行

慧聪水工业网 2024-05-14 08:57 来源:中国环境作者:中环报记者周亚楠

5月12日,由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自主研发的中国海海洋热浪预报产品正式上线发布运行。

“这是我国海洋热浪的首个预报产品。”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以下简称“预报中心”)温盐流预报室主任万莉颖告诉中国环境报记者。

海洋热浪正在改变全球生态系统

“海洋热浪是发生在海洋中的异常暖水事件,时间可以持续数日至数月甚至更久,其范围可从几公里辐射到几千公里。”万莉颖介绍,热浪是发生在大气和海洋系统中的重要极端高温事件。

由于全球海洋已经吸收了气候系统中90%以上的多余热量,导致海洋温度和热含量逐渐增长。而海洋的持续变暖使得海洋热浪呈现出了新特征,“在过去几十年中已经变得更频繁、更持久、更强烈和更广泛。”

为描述不同程度的海洋热浪事件,依据海洋热浪强度可将海洋热浪事件分为中等事件、强事件、严重事件和极端事件4类。“严重的海洋热浪事件会对海洋环境、海洋生态和海洋渔业等造成极具破坏性的影响。”万莉颖说。

资料显示,2017年,发生在黄海北部海域的海洋热浪事件持续了两个月,造成獐子岛扇贝的大量死亡;2018年,渤海海域发生的海洋热浪事件,造成了近岸大量养殖海参的死亡。

世界气象组织2022年5月发布的《2021年全球气候状况声明》表明,2021年,57%的海表面经历了至少一次海洋热浪事件。

“海洋热浪正在改变全球生态系统,从而产生深远的社会经济影响。”万莉颖介绍,海洋热浪会导致珊瑚白化,甚至整个珊瑚礁共生系统的崩溃。

近年来,澳大利亚大堡礁海域发生了多次大规模的珊瑚白化事件,超过八成的珊瑚发生严重白化并且可能永远无法完全复原。2013—2016年,西北太平洋在海洋热浪发生期间,低营养的温暖海水破坏了浮游植物的生长,奇努克鲑鱼数量急剧下降,上百万只海鸟死亡,海底的珊瑚礁也出现大量白化的现象。

“海洋中的海藻林、海草床也是海洋热浪事件发生的受害者。”万莉颖告诉记者,它们被称为“海洋之肺”,是极其重要的“蓝色碳汇”和“生态哨兵”,具有固碳、指示水质、缓解海水酸化、防止土壤侵蚀的生态功能。

“此外,海洋热浪对海洋鱼类种群也有破坏性影响,使它们的数量减少,分布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该地区的渔业产业。”万莉颖说。

可及时准确预报海洋热浪的影响范围和强度

“预报中心从2020年开始关注海洋热浪事件,并启动海洋热浪监测预报产品研制。”万莉颖详细介绍,“通过分析海温观测融合数据,我们得到了1983年—2020年海洋热浪的空间分布特征、时间变化趋势,对海洋热浪的发生发展机制及其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探讨后,研制出了产品,并制定了检验评估标准。”

“产品能够及时准确预报海洋热浪事件的发生发展及其影响范围和强度,可以为政府决策部门科学应对极端海洋热浪事件提供关键数据和决策服务。” 万莉颖表示,“海洋管理部门及渔业从业者可根据预报结果及时采取合理措施减轻海洋热浪带来的经济损失,并降低海洋热浪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程度。”

对于我国近海,不同海域的海洋热浪发生机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万莉颖告诉记者,“我们将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其邻近海域划分为18个子区域。研究发现,海洋热浪在渤海和黄海的发生频率略低,而在东海和南海沿岸及南海南缘的发生频率较高。最大频率出现在南海西南部,最小频率出现在黄海中部。在南海海域,海洋热浪事件主要发生在南沙群岛和北部湾海域;在东海和南黄海海域,海洋热浪事件主要发生在长江口附近海域。”

据介绍,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联合国“海洋十年”区域会议暨第十一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西太平洋分委会(WESTPAC)海洋科学大会上,万莉颖作为分会联合召集人主持了海洋热浪科学分会。分会得到了西太平洋分会主席、秘书长等官员和中国、日本、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多国专家学者的关注。

“未来我们将拓展该产品的时空分布,发布更长时间尺度、覆盖全球的海洋热浪监测预报产品,与法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的专家形成联合工作组,定期研讨海洋热浪的可预报性及其影响和减缓措施。”万莉颖表示。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