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发改委印发:生态保护修复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
国家发改委印发的《生态保护修复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旨在加强和规范生态保护修复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该管理办法提出,将根据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原则以及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实施差别化的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政策。
对于“双重”(指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和“三北”(指三北防护林工程)等重点区域的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比例分别为60%、70%、80%、80%。此外,湿地保护修复项目也将按照80%的比例获得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
这些支持政策体现了国家对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高度重视,并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项目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差异化的支持策略。这将有助于推动各地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顺利实施,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同时,管理办法还强调了中央预算内投资的约束性任务性质,要求专项投资应用于计划新开工或续建项目,原则上不得用于已完工项目。此外,专项实施期限原则上为5年,如需继续执行,需按照有关规定重新申请设立。这些规定有助于确保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合理使用和有效监管。
总之,《生态保护修复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的出台,为加强和规范生态保护修复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有助于推动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深入开展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4-2029年生态环境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分析:
生态环境产业目前的现状分析
行业主要任务和目标:生态环境产业的主要任务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建设与恢复,推动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和相关政策,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推动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促进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供应链。
市场规模和发展前景:近年来,我国环保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空间加速释放。预计2024年至2029年间,中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0%,至2029年末,营业收入规模有望突破4万亿元。这表明环保行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
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生态环境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不断提高环境治理效率,降低环境治理成本,推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例如,火电厂超低排放、大型垃圾焚烧、燃煤烟气治理技术装备等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政策和法规支持: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如《生态保护修复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等,来鼓励和支持生态环境产业的发展。这些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减免等方式,鼓励企业投资环境保护产业,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增加环保投资的积极性。
市场需求和趋势: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随着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生态环境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例如,在水处理行业中,“污水资源化”趋势日渐明显,有望在2025年之前成长为千亿规模的市场。在固废行业,资源化同样重要,减污降碳资源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行业挑战和机遇:尽管生态环境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市场竞争激烈、技术更新换代快等。然而,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和投入的增加,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总的来说,生态环境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努力,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生态环境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022年,我国生态环保产业营业收入约2.22万亿元,比10年前增长约372.3%,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1%,基本形成了领域齐全、链条延伸、结构优化、分工精细的产业体系。
截至2022年底,我国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2.15亿立方米/日,较2012年增长83.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109.2万吨/日,比10年前增长144.8%。这些环境治理能力变化的背后,都离不开生态环保产业的支撑和保障。
生态环境产业政策分析
生态环境产业政策分析显示,当前中国政府正在积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加强和规范生态环境产业的发展。以下是对这些政策的主要分析:
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政策强调以美丽中国建设为统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并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这表明了国家对于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视,并将之视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税收优惠和减免:政府通过税收优惠、减免等方式,鼓励企业投资环境保护产业。对于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可以享受所得税减免等税收优惠政策,这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增加了环保投资的积极性。
产业引导政策:政府加强对环保领域的产业引导,通过建立专业化的环保产业园区,提供土地、税收、用能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环保企业集聚,形成规模效应。同时,建立与绿色金融相关的产业基金,为环保产业提供资金支持。
推进法规和制度完善:政府致力于建立健全环境治理的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信用体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以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强化环保监管:政府将加大对环保企业的信用监管力度,对于环境污染、违法行为严重的企业,将采取行政处罚或限制措施。同时,建立环境保护产业信用体系,对于环保行为突出的企业,将给予奖励和优惠政策。
推动环保技术创新:鼓励企业进行环保技术研发,推动绿色创新。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促进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环保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加强国际合作:政府强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这表明了中国政府在全球环保事业中的积极参与和贡献。
综上所述,中国政府正在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加强和规范生态环境产业的发展,推动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提高环境质量,保护生态安全。这些政策将为生态环境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生态环保行业诚信自律机制也亟待加强。近期,个别环保企业财务造假被曝光。生态环境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日前联合挂牌督办两起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案件。今年以来,各地生态环境部门、检察机关、公安机关也查处一批典型案件,切实打出了遏制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的“组合拳”。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去年印发的《加快推进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行动纲要(2021-2030年)》明确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行业诚信自律机制,推行行业自律规约,推动企业依法披露环境信息,加强行业自我监督。
开展“我是环境守法者”承诺活动,促进企业自觉守法诚信经营。加强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企业信用评价制度,扩大信用信息应用范围,推动建立行业信用联合激励惩戒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