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慧聪水工业网 2024-01-05 09:34 来源:中国环境报

武陵山区,山河青绿。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实施完成后,武陵山区域森林覆盖率将提高至63%,每年土壤流失量可减少30万吨。

乌梁素海,鸿雁飞过芦苇荡。经过多年治理,乌梁素海的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稳定保持在Ⅴ类。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努力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

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就是要坚持系统观念,从全域视角,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行全域优化与合理布局;就是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开展生态环境全要素协同治理,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性改善,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支撑。

给大自然休养生息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人类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终将反噬人类自身。历史上,因生态环境破坏而导致经济衰退、文明衰亡的例子不一而足。

鉴往知今。从古今中外生态环境变迁的经验教训中汲取智慧,保护治理生态环境,夯实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根基,是美丽中国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失去自然环境的支撑与依凭,经济发展将失去根本,美好生活将无从说起。正因为如此,我们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新时代十年来,我们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给大自然“疗伤”,大地焕发新生机,海洋焕发新光彩。同时,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但是仍要看到,长期以来高强度的开发利用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损害,水体黑臭、河道断流、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系统割裂破碎等问题,在一些地方仍然突出。高质量发展对生态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迫切,保护生态环境永远在路上。

大自然是一个有机生命体,一个部分受损,会影响整个机体的健康。恢复这个有机体的功能需要一个过程,生态系统脆弱的地方更是缓慢。我们要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给大自然休养生息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依靠自然的力量恢复生态系统平衡。

长江十年禁渔,给长江生态恢复留出足够的时间;划定生态红线,建设自然保护地、国家公园,给自然生态恢复以足够的空间。

久久为功,方能结出硕果。新时代十年来,我们累计完成防沙治沙2.78亿亩,在世界上率先实现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超过1.18万个,有效保护了90%的植被类型和陆地生态系统、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群。森林城市、湿地城市、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生态文明示范区、秀美乡村,一张张生态名片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标志。长江干流、黄河干流水质历史性地全线达到Ⅱ类水,整治修复海岸线2000多公里,一个个美丽河湖、美丽海湾成为闪耀的明珠。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这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心声。只要我们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必将享受到自然生态恢复带来的更大红利。

坚持系统观念,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

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自然生态系统由众多元素组成,存在着无数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牵一发而动全身。保护治理生态环境,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从整体出发实施系统治理,开辟新的治理之道。

坚持系统观念,全要素协同治理。山上有了树,才能留住土;森林涵养水源,江河才有水,水中有鱼虾,河流才有灵性。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缺失了、中断了,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

要从系统性、整体性出发,保护治理自然生态。自然生态系统不可分割,要统筹考虑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沙漠等各种生态要素,要协同推进山上山下、地上地下、陆地海洋、水中岸上、上游下游、左岸右岸,打通堵点,连接断点,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自然有自己的法则。保护治理生态环境,必须顺应自然,尊重规律。从山顶到海洋,各个生态环境系统有着不同的生态功能和运行方式。不同地域有各自的自然条件和特点,需要采取不同的保护治理方式,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湿则湿、宜沙则沙,否则就会出现水土不服、“淮橘为枳”的问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一些地方对河道截弯取直、占用自然岸线、植树造林大量使用外来物种、以草代树以乔代灌等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不但扰乱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有可能造成生态退化。

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大自然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就会慢慢恢复。三江源国家公园实现了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整体保护,藏羚羊种群已恢复到7万多只。减少人为活动的干扰,万千草木、飞禽走兽就会竞相生长。

当然,对遭受严重破坏的生态环境要加大人工修复治理力度。长期以来,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一些重污染地块、千疮百孔的矿山和水生态严重退化的湖泊湿地,光凭自然恢复,难以扭转生态恶化的趋势。因此,要尽快采取人工修复的手段,辅之以自然恢复的手段,恢复生态平衡。

如今,各地对生态环境保护高度重视,生态修复、生态建设工程日益增多,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如水资源严重短缺,却在挖湖造景;片面追求绿化景观化,搞大树进城,生态保护成了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生态保护治理的目标不是改造自然,而应该是恢复自然原本面貌和原有功能。

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四川省剑阁县的古蜀道翠云廊段,古树连连,郁郁葱葱。古柏之所以能被保护好,得益于从明代开始颁布实行“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制度,更得益于当地群众世代共同守护。保护自然生态必须搭建好制度框架,抓好制度执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生态保护制度,完善法律法规,为自然生态保护治理提供了可靠保障。要用好这些制度,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动力和活力。

创新“两山”转化机制,拓宽转化通道。保护治理生态环境,要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一方面,以更多更优质的生态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让百姓增加经济收入,吃上“生态饭”。要积极探索推广“两山”转化路径,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式,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让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受益。生态补偿是生态环境价值的重要体现形式,也是激励各类社会主体主动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要从维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丰富创新补偿方式,发挥补偿综合作用,让保护环境的人不吃亏、能受益,为生态保护注入强大动力。

推动生态损害赔偿机制落地见效,充分体现生态有价、损害担责。实施生态损害赔偿,体现了环境资源生态功能价值,有助于促使赔偿义务人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是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困局的制度性安排。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自2018年在全国试行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鉴定评估难、启动条件不够明确、各地推动进度不一甚至出现相差较大等问题。下一步,要完善各项配套制度,出台具体实施细则,明确相关操作标准。要借助司法力量,继续开展案例实践,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逐步实现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

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落实生态保护责任。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当前,仍有一些地方为追求GDP增长,放松环评关口,弱化执法监管,违规上马“两高一低”建设项目,在生态敏感区布局高风险项目,经济增长了,但是留下了难以处理的环境问题。因此,要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必须严肃追责、终身追责。要明确决策、执行、监管等环节的责任,明确各级领导干部责任追究情形,通过问责追责,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合力,确保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的要求落实到位。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我们一定能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奠定坚不可破的生态基石。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