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做完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环保进入“养鸡吃蛋”时代
最近越来越感受到,环境产业进入养鸡吃蛋时代,考虑产品的各种策略时,参考的因素在变化。
听一位创业者谈起数次创业经历,他十多年前做公司,专门做水厂自控系统,腾挪起来非常容易,两个人就能把事情办了。
小公司不生产,也不需要借贷,项目来了,有了预付款才去执行采购。
那个年月,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的自控系统就是攒电脑的系统。系统集成外行看不明白,对内行来说,十分简单。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造就了几家知名的大公司,有的到现在还很牛,比如浙大中控;也有一些辉煌一时,已经消失在往日的尘埃里。
那时候,大家走出去到市场上PK,动辄都是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真是好时代。
但回头再去看,不居安思危,不及早考虑转型,光靠水厂建设的那些公司,后来就陷入危机了,因为到了后面几年,已经没有那么多污水处理厂要新建。
曾经有一段美好时光。
尤其是政府招标采购那个阶段,一个项目分十几个标段,提供自控系统的公司都是直接对接政府,那时候政府支付能力还比较强。
很快就进入到EPC或者说总包时代,土建一个包,工艺一个包,工艺是单独的。
设计完了之后,自控系统归属于设备采购包,这些做自控的企业就不再是跟政府谈,转而跟清华同方、紫光等一些做EPC的公司去谈了。这个时候也还不错。
再后边要跟谁谈?跟做BOT的水务投资公司谈,就有点谈不下去了。这个谈不下去是逐渐来的。
比如说一个20万吨的污水厂——自控系统以前怎么也得1000多万,后来变100万,活儿快没法干了。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时候做BOT项目的第三方公司,把仪表系统切分得特别细,电缆什么的,人家都是直采,凭啥给你做?就是三个PLC柜配套电脑软件服务器,交换机100万,成本85万。这些公司贴上毛都是猴,比政府采购精明多了。
即便这样了,大家依然是玩命竞争,再加上新建项目越来越少,很快就没活路了。
污水行业高速发展到饱和的过程,大概10年时间,在自控这个细分领域,PPP时代以前就已经经历过起落了。
有危机感的公司就在考虑转型,做智慧水务,智能加药、精确曝气等等,也有做得不错的。
但也有一些公司,本质上如果不改变,就还是个工程公司。
一年接十几个自控系统工程,每个工程100来万,累死累活能做20多个项目,2000 多万营收,400 万利润,养好几十号人,想想一年得亏多少钱。
那些自动化的工程,就是预付款到货款,安装款,验收款,还有质保金。项目的利润是非常透明的,这些公司又不生产硬件。扣出质保金大概10%、施工费用大概5%,如果项目周期延长,验收拖一拖,就肯定不挣钱。
创业者最后感叹到,每个民企老板们都经历过艰难时刻,有的时候账上比口袋都干净,一个子儿都没有。
他也经历过,事情过去了,可以云淡风轻地谈,但回想一下也是真难熬。
这位创业者可以说是完整经历环境产业从增量市场到存量市场的老玩家了。
曾经的“韭菜地”一望无际,市政用户嗷嗷待哺,所以比的是谁的资金多,谁的刀块,跑马圈地,杀鸡吃肉。
整个行业,从总体到细分都是一样的。
一位资深人士说,最开始去做BOT项目,会受到地方政府极高的礼遇,都是争着抢着让你去做。这个时期连带着其他细分领域的日子也相对好过一些。
到了现在,很多地方的污水处理率都很高,每个市政用户都已经被伺候得很好了,你只能想办法抓一些用户在手里,交易做完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进一步精耕细作,养鸡吃蛋。
有一个水务公司在看着没什么油水的区域里,凭借这样的精心服务,一年下来也能有一个多亿的应收,利润也很好。
这样的环境服务细致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这个区域任何相关的项目,不管大小,这个公司都会介入,并不会因为是十几万的小项目就看不上,或者轻慢业主。
在上游已经需要养鸡吃蛋的年代,做自控也好,智慧水务也好,肯定也是伴随自己的业主共同精细地挖掘出新的增量来。
产业里的要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就是新机会产生的时刻,比如从最初的自控走向智能化,这样的升级会给“养鸡(运营环境设施)”的大公司带来提质增效的机会、继续领跑行业的机会,也会给细分领域带来改变的契机,产生新的细分大牛。
前两天在内部会议上听傅老师讲智能化,我是有些感动的,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他为公司做的选择,落脚点还是“使命”。
从“智库引领的环境纵深生态平台”到“智库智能双引擎的环境纵深生态平台”,E20 联合百度、腾讯做的那些事,还是希望在行业里形成探索、实现智能化的氛围,推进行业进阶。
既然已经是存量时代了,哀叹是没有用的,不如抬头看路、低头做事,把每一个现存的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实现智能化,可能正是行业当下的要务。
在智能化方面,有一些能力很大、责任很大的公司(比如一些水业和固废领域的十大影响力企业、供水领域的龙头公司)已经上路,我们应该留心他们在怎么做。
一如留心当年那批最早开始做BOT的公司、最早做自动化的公司以及最早接通资本市场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