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设行业现状与趋势分析 我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8601亿元

慧聪水工业网 2023-10-27 09:33 来源:中研网

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水利工程行业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不仅直接关系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被列入国家安全基建范畴。

去年,我国水利建设投资首次突破万亿元。今年水利工程建设投资进一步提速。

我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8601亿元

10月25日,水利部副部长陈敏在水利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1至9月,全国水利建设落实投资10750亿元,完成投资8601亿元,均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其中,广东、山东、河北、湖北、江苏、浙江、安徽、湖南、云南、福建等10个省份完成投资超过400亿元,有效发挥了拉动经济作用。

陈敏介绍,1至9月,水利项目开工数量实现较大增长。全国新开工各类水利项目2.49万个,同比增长12.9%;总投资1.15万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重大水利工程开工35项,国家、区域和省级水网工程体系加快构建。

陈敏表示,下一步,水利部将全力抓好四季度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开工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加快水毁水利设施修复和灾后重建,确保全年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超过去年水平。

水利工程是水文水资源工程、水利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等两个学科的一级学科。从缺点来看,我国高校水利相关专业的通病是专业内容不准确、老化程度高。一方面,这仍然是传统水利的延续,没有很好地将信息化与水利行业结合起来,水利行业发展非常缓慢。

当下,我国水利工程产业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强、效益随机、对环境影响大、工作条件和技术复杂、规模大、工期长、投资多的特点。政策推进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水利建设行业现状与趋势分析

目前水利工程行业资金投入巨大,国家引入社会资本以拓宽融资渠道。未来,全国水利投资年均增速将保持较高水平,水利工程行业投资建设力度将继续加大,发展前景可期。

目前中国城市化率已超过64.72%,中国水利工程建设正处于由工业水利工程时代向水资源综合开发时代过渡的阶段。而水资源开发周期通常较长,这意味着未来5-10年将是中国水利工程建设的高峰期。

未来,全国水利投资年均增速将保持较高水平,水利工程行业投资建设力度将继续加大,发展前景可期。其中,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将成为行业发展重点,预计国家将重点针对资源性、工程性缺水地区、防洪体系有较大缺陷的地区,加快建设一批重大引调水工程、重点水源工程、江河湖泊治理骨干工程,优先安排前期工作基础较好的重大水利工程。

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水利工程建设推进仍面临融资难等问题。我国水利工程产业具有工作条件和技术复杂、规模大、工期长、投资多的特点;且供水作为公益性事业,价格整体偏低,削弱了水利项目盈利能力,社会资本不愿进入。为此,有关部门出台《关于推进水利基础设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水利建设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报告》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业态迅速兴起,不断推动全球各行业发生深刻变革。“智慧水利”建设作为水利部水务现代化新的着力点,已成为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新目标、新要求。

水利部数字孪生平台可实现对我国物理流域进行全要素、全过程的 数字化映射和智能化模拟,在流域防洪和水资源管理与调配等领域将发挥重要作用。水利部数字孪生 平台实现水库、河道堤防、蓄滞洪区等 55类 1600多万个水利对象信息联动更新,动态汇聚业务管理 数据 26.2亿条。专线获取高分、资源、环境等系列 23颗国产遥感卫星影像资源,接入 4600多路水利 视频资源,不断提升新型感知能力。

随着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工程建设的持续推进,技术平台化趋势进一步深化,海量的数据与丰富的模型汇聚形成以数字孪生平台为核心的数字孪生体系,实现水利活动在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的实时共生。

目前水利行业的数字化投资占比保持在1%~2%,在相关政策和项目的推动下,未来几年将进入信息化投资加速周期,预计2025年投资占比达到2.2%,届时数字化投资比重上升会带来每年超200亿元规模的智慧水利市场空间。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