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产业“带头大哥” 净利润同比下降67%!
机缘巧合,环保产业的两位“带头大哥”竟然在同一天发布了2022年年报。
水务方面,3月30日,北控水务发布2022财年年报。公司在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实现营业收入249.82亿港元,同比下降10.39%。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3.74亿港元,同比下降67.25%,基本每股收益为0.13港元。
固废方面,光大环境的情况也与此类似。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光大环境实现营业收入373.21亿港元,同比下降25.20%。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6.02亿港元,同比下降32.37%,基本每股收益为0.75港元。
两位“带头大哥”的业绩同时出现下滑,并非偶然。事实上,据“环保圈”不完全统计,根据44家环保上市公司披露的2022年业绩预告,有31家企业净利润都出现下滑,占比高达七成。
1、北控水务净利润下降67% 光大环境下降32%
光大环境业绩下滑,其实早有预告。
早在2月24日,光大环境就发布盈利预警,预计2022年度盈利将比2021年度下降约30%-35%。
事实上,这也是光大环境近年来盈利首次出现“负增长”。2018年,光大环境的盈利还是正的31%,2019年是22%,2020年17%,2021年也是17%,到了2022年则变成了负的32.37%。
5年来,光大环境的盈利增速逐年收窄,并在2022年出现“质变”,由正转负了。
光大环境解释说,之所以出现这一状况,一是因为公司2022年度建设项目数量受到市场影响减少,导致建造服务收益及盈利有所下降;二是由于波兰附属公司计提全额商誉减值约港币5.90亿元。
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度,光大环境的归母净利润为是68.04亿港元。也就是说,从2021年到2022年,光大环境的归母净利润减少了22.02亿港元。
刨去5.90亿元的商誉减值,“建造收益下降”导致的盈利下滑大约占比73.2%。由此可以看出,“建设项目数量减少”其实是导致光大环境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说完光大,再来看看北控。与光大环境类似,北控水务其实此前也发布过盈利警告。
3月24日,北控水务发布盈利预警。内容显示,截至2022年度,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将较2021年度减少不超于70%。
如今,正式的年报发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7.25%,也确实是在“减少不超于70%”的区间内。
北控水务盈利下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旗下的山高新能源(原北控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增发新股,导致北控水务的股权被稀释,而根据香港会计准则,这视作出售亏损约11亿港元。
第二个原因,是北控水务已停止对于水环境综合治理类项目的投资,随着在手水环境治理项目逐步完成建造或步入建造末期,这类项目所贡献的建造收入逐年降低。加上2022年内多个建造工程及相关业务只能维持有限运作,因此导致水环境治理建造服务净利润减少。
而根据北控水务2021年年报,该年度公司归母净利润是41.96亿港元。也就是说,从2021年到2022年,北控水务的归母净利润减少了28.22亿港元。
这中间,刨去11亿港元的出售亏损,“水环境项目建造减少”导致的盈利下滑大约也占比61.02%。
也就是说,与光大环境类似,“建设项目净利润减少”也是导致北控水务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2、“史上最惨一年” 七成环保企业净利润下滑
事实上,北控水务与光大环境的下滑并非个案,而是2022年的普遍现象。
1月底2月初,一大波环保上市公司发布了2022年的业绩预告。据“环保圈”不完全统计,44家环保上市公司之中,有31家企业净利润都同比出现下降,占比70.5%。
也就是说,刚刚过去的2022年,大约有七成环保企业净利润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下滑,可谓“史上最惨的一年”。
这里边,好多企业的亏损都比北控和光大严重。以东方园林为例,预亏损额甚至高达46亿元-58亿元。
此外,亏损较多的还有启迪环境(亏损6.5亿元-9.7亿元)、兴源环境(亏损4.8亿元-5.8亿元)、东江环保(亏损4.3亿元-5.1亿元)、博世科(亏损3.8亿元-4.5亿元)、聚光科技(亏损3.2亿元-3.9亿元),以及永清环保(亏损2.9亿元-4.1亿元)等。
而在净利润方面,降幅最大的企业则是中自科技,他们2022年的亏损额为1.02亿至7600.00万,净利润降幅则达到了惊人的1079.90%至830.12%。
除了中自科技,津膜科技2022年的净利润也同比减少了577.1%至683.13%。还有东江环保,净利润降幅达到417.27%-367.50%。
总之,2022年,环保上市公司的业绩普遍出现下滑,北控水务和光大环境只是“其中之二”。
3、疫情只是“遮羞布” 环保产业“拐点”到了
七成环保企业业绩下滑,释放出什么信号?
部分企业把原因归结为“疫情影响”,认为是疫情导致了环保企业市场开拓受阻,人员流动受限,项目施工停工,产品订单交货也颇受影响。
确实,疫情对环保企业影响很大,比如市场开拓受阻,新项目减少;人员流动受限,原材料涨价等。但从长期来看,传统污染治理市场日趋饱和、拐点已到,其实才是整个产业发展失速的真实原因。
以垃圾焚烧为例,“环保圈”曾经统计过,去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垃圾焚烧项目是26个,处理规模合计2.01万吨/日;而在2019年的时候,新增项目的数字还是47个,处理规模合计则为5.59万吨/日
4年时间,全国新增垃圾焚烧项目个数和处理规模分别同比下降了45%和64%。
辰于咨询公司也表示,一些环保细分市场的发展已经超出预期,有望提前到达拐点,其中包括污水治理、垃圾焚烧、环境监测等。
3月23日,在E20环境平台主办的“2023(第二十一届)水业战略论坛”上,中国光大水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胡延国就表示,光大环境也感受到了市场的一些变化。原来大家预期垃圾焚烧能够干到“十四五”末的,没想到从2021年开始就出现了“断崖式下滑”,行业已经到了天花板和“瓶颈期”。
为此,光大环境在“第一增长曲线”快要到顶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着手切入“第二增长曲线”了。
北控水务集团轮值执行总裁王助贫也表示,为了应对新的形势,北控水务在业务逻辑上也做出了很大改变,原来他们是以新增项目的BOT为主的,但今后一段时间,他们将更多地关注存量项目的TOT,以及存量项目的委托运行。
总的来说,他们对未来还是充满期望的。北控水务2022年报显示,公司董事会认为公司核心的水处理业务于2022年度稳步增长,现金流保持稳定,生产经营正常顺利,各项风险管控到位。集团拥有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各基本面保持稳健。
而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复苏,北控水务董事会也确信于2023年起集团运营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全年业绩公告,光大环境,2023-03-30
2、截至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末期业绩及建议修订公司细则,北控水务,2023-03-30
3、盈利警告,北控水务,2023-03-24
4、史上最惨一年!疫情只是“遮羞布”,环保产业已经变天了,环保圈,2023-02-09
5、一个强烈的信号,垃圾焚烧“拐点”到了!环保圈,2023-02-09
6、环境产业转型时刻,水业大佬们一起开了个会,环保圈,2023-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