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规划 深入一线!海河北海局开展入海河流总氮排查溯源
“我们不是来检查工作的,是帮着咱们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不要有顾虑。”蓟运河边的农村中,渤海入海河流总氮排查溯源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海河北海局排查一组的张辉,一边和村委会“拉起家常”,一边为他们提出的困难“指点迷津”。
以蓟运河总氮削减为目标,重点区域为试点,海河北海局主动帮扶地方开展入海河流总氮排查溯源工作,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方式,和天津市共同开展蓟运河重点区域“解剖麻雀”式总氮排查溯源。
功夫做到家,谋定而后动
渤海,作为我国唯一一个半封闭型内海,是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柱,也是污染防治的重点对象。其中,入海河流总氮排查溯源更是渤海污染防治的核心。
作为重点排查区域,蓟运河流域支流众多、情况较为复杂,如何选取合适点位进行排查尤为重要。根据蓟运河流域近3年总氮浓度时空分布及变化情况,以连续高值区、沿程浓度升高区为重点关注区域,同时考虑涉氮工业企业、城镇分布情况,结合“十四五”规划汇水范围、行政区划图,海河北海局初步确定蓟运河滨海新区段为试点河段。
排查组研判沟渠水流去向。生态环境部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供图
2022年9月,按照干流、支流、干渠、支渠、闸口泵站全覆盖原则,海河北海局通过卫星遥感影像解译识别与图像处理、行政区划图叠加、污染源上图等方法,绘制加密监测点位布设图,开展第一次现场调查,最终确定监测点位23个。
“通过对蓟运河现场进行调研和核实,根据采样监测结果,我们选取了总氮浓度高值区或浓度反弹区域作为重点排查区域。”渤海入海河流污染物管控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说。
地毯式排查 一线找问题
10月17日,迎着朝霞,由海河北海局、天津市生态环境局、滨海新区生态环境局和街道共同组成的排查组兵分三路,分别对蓟运河河右岸、左岸以及临津产业园展开拉网式排查。
“咱们村人口有多少?污水都怎样收集处理?垃圾都是怎么运输的?”……张辉挨个与村委会了解具体情况,贴心的交谈拉近了工作组与村委会的距离,村支书毫无保留地介绍了村里具体情况。
排查工作范围广、问题多样,但种种困难并没有阻挡住排查组的热情和决心。第二组在排查时,遇到某纯净水公司不了解排污许可制度。技术负责人郭丽峰耐心地为企业负责人讲解分类管理、按证排污的相关要求,并贴心地现场演示如何在国家排污许可管理平台上申办排污许可证。临别时,她主动留下微信并说道:“有什么疑问,您可以随时联系。”
当晚11点,汇总完一天排查清单的郭丽峰收到了该企业负责人的留言,她继续通过微信讲解政策、解决问题,直至凌晨……
与前两组的工作有所不同,第三组重点关注产业园及周边排污情况。小组首先围绕临津产业园周边水系徒步勘察,组长李文君利用影像地图寻找点位,踏草丛、过河沟,仔细寻找沟渠中的每一个排污口。
第三现场排查组对照卫星影像,向周边群众了解发现的疑似排口情况。生态环境部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供图
“上游水面还挺窄,怎么这处水面突然变得开阔,走,往前面再仔细看看是什么情况,注意河里是否有渗流处。”
“这水渠里怎么还有一口破损的井,同时还有水溢出,咱们先定位,后续再探察询问。”
……
遇到杂草丛生,围墙阻路时,第三组就利用无人机查探沟渠的走向,及时掌握沟渠是否直接入河。在对周边进行了系统走访后,工作组再进入工业园检查排污许可证,了解企业具体排污情况。
政策为指引 心中有方向
经过3个工作组的调研踏勘,共排查点位100多个,开展采样监测点位48个。面对一天的排查成果,工作组成员不禁感叹:“白天现场排查,中午只简单吃个盒饭,下午持续奋战,夜晚讨论交流……大家往往一干就干到半夜。但是为了排查工作顺利开展,我们每个人都铆足了干劲,不怕吃苦!”
如果说工作组是排查工作中奋勇当先的斗士,政策支持则是指引斗士们正确前进的明灯。海河北海局有关负责同志在交流会上强调,按照“目标导向、重点先行、示范引领”的原则,以蓟运河作为先行先试的示范河段,以点带面,先行一步,打好样板。对地方本着“不替代、不越位、不包办”的原则,综合监测监管、产业运行等各类数据,开展深入分析研究和溯源解析,找准总氮问题根源,并结合各类治理措施有针对性的形成“一问题一措施”的措施清单,指导帮扶地方整改。
渤海入海河流总氮控制难题的破解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对蓟运河重点流域的溯源排查则提供了一个“金范例”。海河北海局充分发挥既管流域又管海域的体制优势,推动地方陆海统筹、河海共治,提升了海域治理的总体成效,为渤海污染治理提交了一份亮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