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政策在路上!环境部原则通过四大行动方案和三个标志性战役方案

慧聪水工业网 2022-01-07 09:51 来源:网络

12月31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方案》《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十四五”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行动方案》《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书面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海洋倾倒区规划(2021-2025年)》。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河,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先后三次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强调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制定实施《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方案》,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长江保护法、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推进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重要举措。要扎实推进“十四五”长江保护修复,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注重保护与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整体性,以高水平保护引导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追根溯源、系统治理,从源头上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坚持突出重点、精准施策,聚焦流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深入推进水污染治理和生态系统修复。要切实落实方案措施,压实地方主体责任,做好监督帮扶;加强部门协作,明确责任分工;推动建立健全水生态考核机制,科学制定评价考核体系;持续加大科技支撑力度,促进科研成果加快落地。

会议强调,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将其作为重要国家战略进行安排部署。制定实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是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重大任务。要提高政治站位,胸怀“国之大者”,准确把握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工作方向,坚决打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持续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要坚持“四水四定”,严控黄河流域新增高污染、高耗水、高耗能项目;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分区分类保护和治理措施;坚持问题导向,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要严格按照方案确定的时间表和作战图,协调黄河沿线省区和有关部门加强配合,共同推动重点工程落实落地;积极配合推进黄河保护立法,完善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依法依规查处重大环境违法行为;聚焦流域上中下游典型生态环境问题加强技术研究,为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会议指出,黑臭水体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十三五”期间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成效显著。但目前地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成效还有待巩固深化,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刚刚起步。制定《“十四五”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行动方案》,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持续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决策部署,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热切期盼的必然要求。要以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作为检验治理成效的根本标准,聚焦造成水体黑臭的实质性问题,督促各地加快补齐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加强各类污染源治理,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要强化信息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要与有关部门协同联动,形成攻坚合力,同时强化指导帮扶和宣传解读,切实提升地方的黑臭水体整治监管能力。

会议强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重点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十三五”以来,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长江口-杭州湾和珠江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制定实施《重点海域攻坚战行动方案》,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解决重点海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实现海洋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的具体行动。要坚持重点突破,紧盯重点区域、领域和关键环节,以点带面推动全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坚持陆海统筹,实施沿海、流域、海域一体化综合治理,推动形成长效机制;坚持分类施策,深入分析研究各重点海域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和深层次原因,因地制宜、科学精准治理。要做好方案的宣传解读,协调各部门共同发力,压紧压实沿海地方责任,督促沿海地方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

会议指出,制定《全国海洋倾倒区规划(2021-2025年)》对积极服务保障“六稳”“六保”、协同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要加强宣传解读,强化规范管理,落实“一区一档”“一区一策”,密切监测、有效防范,最大程度降低倾倒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图片

1月4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以下简称《三个标志性战役方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成渝生态环保规划》),书面审议并原则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以下简称《生态导则》)。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近年来,通过推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蓝天保卫战各项任务圆满完成,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蓝天获得感显著增强。编制实施《三个标志性战役方案》,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气污染防治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对精准施策、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要提高站位,认真谋划并有序推进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3个标志性战役。要认真总结“十三五”经验做法,把人民群众的蓝天获得感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创新思路方法,突出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进一步提高大气治理效能。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各有关部门形成治理合力,落实地方属地责任。强化科研支撑,开展PM2.5和臭氧协同防控等重难点问题科技攻关,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落地。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治理大气污染,聚焦重点地区显著削减重污染天数,确保“十四五”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圆满实现。

会议强调,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编制实施《成渝生态环保规划》,加强成渝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利于推动双城经济圈及辐射地区全面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有利于强化长江上游生态大保护,维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安全。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着力抓好成渝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坚持共建共保、协同共治,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共抓水生态环境治理,深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和环境风险协同管控;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治理,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要统筹做好区域规划衔接,加强督促调度,抓好《成渝生态环保规划》落实落地,积极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先行区。

会议强调,修订《生态导则》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要高度重视《生态导则》修订工作,做好与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衔接,规范环境影响评价中生态影响评价内容,进一步增强导则实施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要推动《生态导则》尽快发布实施,组织做好宣贯、培训、实施效果跟踪评估,确保有效发挥作用。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