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污水治理的特征及对策
慧聪水工业网农村污水治理不同于城市污水处理,有其独特的特征和特点,如果在水质、水量、排放标准、运管方式、建设模式以及监管监控等诸方面套用城市污水处理的经验,往往造成事与愿违,农村污水处理一定要结合农村的特点进行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长效机制。
1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形势与任务
党的“十八大”提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生态文明要贯穿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全过程。随着国家三个“十条”以及“三年行動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厕、污水治理、垃圾处置、水源地保护以及黑臭水体消除,等)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也是党和政府提高“人民幸福感”的重要举措。基于此,区域环境保护、生态恢复以及环境质量目标达成已经成为各地党政主官的重要考核内容之一,甚至是首要考核责任,在新的形势下,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恢复以及督查和绩效达标考核必将成为一种常态。
2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2.1工业污染
工业污染本属于城镇环境污染问题,但是过去各级地方政府在主抓经济思想的指导下,疏于规划管理,很多农村还分布着早前的工厂,这些企业管理水平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污染治理资金和技术不足,致使很多工厂对三废处理不到位;加之一些本地原有的小作坊、个体加工业等,由于规模小,设备落后,导致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理。
2.2生活污染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生活污染给农村环境造成很大的问题。“厕所革命”带来的粪便污染、日常生活盥洗排水、生活垃圾的无序堆放都给农村带来很大的环境污染,进而造成河流、池塘等成为“黑臭水体”。
2.3农业生产污染
由于农村普遍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以及农用薄膜,加之秸秆不能得到有效处置,个体小规模养殖普遍存在,这也是农村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特点及对策
3.1用水/排水特征
各地生活习惯对用水量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南方用水较多(80-130L/日·人左右),北方用水较少(30-100L/日·人左右),丰水地区用水较多,缺水地Ⅸ用水较少,需要通过了解各地的用水习性选取合适的用水/排水量;此外,很多农村也有特殊的用水习惯,日常洗衣非饮用等用水用自家井水(因污染不能饮用),做饭饮水用自来水,而自家井水是无法通过水表统计出来的。城市由于人口较多、生活生产相对均衡,加之管网的巨大缓冲能力,进入污水处理厂时的水量相对变化较小(变化系数约为1.2左右);农村不同于城市,排水相对集中,水量变化大,一天当中主要集中在早中晚三个时段(3-4小时,约占总排量的60%-80%左右),期间排水甚少或者无排水。农村农户排水的另一个特征是房间内用水排水均可通过管网收集(如厕所、洗浴、做饭等),凡是不在房间内的用水均无法做到排人管网的监管(如洗衣机、洗脸等),排放较为随意。所以,在制定农村用水、排水量时不能简单的套用定额,要综合考虑农村的用水排水习惯。
3.2人口变化特征
农村常住人口的变化直接决定了污水产生的多少。目前农村普遍的现状是平时以留守人口为主,大部分外出打工,节假日全家回来人口剧增,由此带来水量和水质的巨变,简单照套户籍人口会与实际产生很大的偏差。如何应对这种变化使系统能够不发生大的波动而正常运行是农村污水处理的重要考量因素。笔者的经验原则是重点考虑平时95%以上时间的状态运行,节假日的特殊时段采取应急或适当临时降低标准。
3.3水质特征
农村生活污水主要以冲厕、盥洗、洗浴、家禽养殖等为主,由于生活习性的原因,其排水方式不同于城市排水,由此导致水质的变化。农户做饭洗涮排水可能用于喂养家禽或直接泼洒院内,洗衣洗脸等排水也可能不进入排水系统,节假日人口剧增导致污水浓度增加,这些不同于城市的排水方式普遍造成农村污水COD、氨氮较高,简单套用城市污水水质会导致很多问题。
3.4排放标准
农村污水处理不能简单照搬城市标准,需要根据排水去向、可能的利用、规模以及受纳水体等综合因素确定排放标准。不同的标准和考核指标会对投资和运行成本产生很大的影响。合适的标准和考核内容是农村污水处理系统能否长期稳定和持续运行的关键要素。为此各地均陆续出台了地方标准。
3.5运管特征
日常运行主要集中在早中晚3-4个小时高峰期,这个时段处理水量可达到一天处理水量的70%-80%,其余时间排水甚少;节假日大量人口成倍增加,水质水量与平时变化巨大,这些都会给系统的稳定达标运行带来极大困难。峰值时水量过大,冲击负荷高,处理效果不理想;峰谷时水量少,系统处于无水处理,微生物系统难以维持,一年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处在这种运行状态,这就给系统设计和运管带来挑战和考验。此外,农村污水处理不可能照搬城市污水厂运管模式,全套人马全时值守。在设计实施时就需要考虑农村污水处理的特点,简便实用,“傻瓜”模式,分级管理。
可以考虑按以下原则分级管理:城镇集中处理的污水处理厂可参照一般城市污水处理厂,设置专人值守管理,专业配置相对齐全;一定规模的集中式污水处理站(如50t/日-300t/日),且带有动力的可以配置专业人员同时管理几个村,每天巡检1-2次;对于无动力的以生态方式的处理系统,定期巡检即可;小规模的污水处理系统(如5t/日-50t/日)可1-2天巡检一次;规模更小的系统可适当延长巡检时间;对于单户分散或3-5户的系统可每1-2周巡检一次;对于排放标准要求较高的系统可加强巡检周期或频次。
3.6集中与分散处理
采取集中处理方式(需要建设收集管网)还是分散处理方式(无需大规模建设污水收集管网)对系统投资有极大的影响,投资差异主要在收集管网上,管网投资甚至占到总投资的50%到70%以上。所以,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依据村落定位、地形地貌、排放标准、规模大小等因素综合选择合适的模式成为控制投资的重要工作内容。原则上中心城镇以集中處理为主;重点村落以集中为主,分散为辅;偏远非重点村落以分散为主。集中模式也需要根据地形地貌和投资平衡点分析,既可以是大集中,也可以是几个小集中。
3.7系统监管监控
农村污水处理不能照搬城市污水厂配置大量的系统检测监控仪器,在真正考虑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特征后,污水处理系统应重点监控系统是否正常运行,是对运行状态的监控而不是对出水结果监控。只要系统处在正常运行状态,总体来讲结果不会出大问题,个别不稳定状态不会对总体造成大的影响。
3.8系统用地
污水处理设施涉及农户或村集体的土地用地问题,集体土地占用相对容易协调,农户个人占地就比较麻烦。除了适当的补偿外,要给农民讲清道理,真正为农户带来环境效益,如果系统在设计建设过程中能够为涉地农户带来额外附加价值也是推动建设的要素之一。
3.9全民参与
“改厕”和污水治理涉及每一个农户,也牵扯到许多农户的个人利益。如何采取鼓励先进农户,帮扶一般农户,让事实教育“落后”农户,让每一个农户自愿参与配合实施是污水处理有序推进的首要条件。
3.10运行费用
农村污水处理不同于城市污水处理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收费机制,这种情况下完全依靠政府付费维持长期运行也是有一定困难的。农村污水治理除了在生态、微动力等低运行成本处理工艺上下功夫外,也要逐渐建立适合农村的污水付费收取机制,最终过渡到使用者付费的状态。
4结论
(1)农村污水治理不同于城市污水处理,其在水量、人口、运管、监控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和不同,简单照搬城市污水处理经验绝大部分都是不成功的。
(2)农村污水处理又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因地制宜的考虑多方面影响和制约因素,不是简单做土建池子、卖设备,而是集设计、土建、设备、运管、监控等多个内容的综合集成。
(3)以往大量处理设施建成后无法运行成为“晒太阳”工程,即与工程本身有关(不结合实际情况),更主要的是没有考虑农村的特点特征,当成了污水处理工程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