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环境治理的京郊样本——北京平谷大兴庄镇“全国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调查

慧聪水工业网 2020-08-14 09:24 来源:农民日报作者:芦晓春

慧聪水工业网建设美丽乡村,水环境治理是重要一环。近两年来,北京市平谷区大兴庄镇围绕农村水环境治理,不仅重视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更注重标准体系构建,实现了农村污水治理规划设计、技术选型、建设实施、资源化利用、运行维护、公众参与等各个环节有标准可依。

如今,大兴庄镇农村水环境治理工作已走在全国前列。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今年公布的第四批全国12个农村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项目中,大兴庄镇名列其中,为全国农村水环境治理标准化工作总结和推广地方经验,并将进一步深化探索和实践。近日,就这一试点工作的举措与成效,记者做了调查。

以生态理念为导向,小村庄有了大变样

走进大兴庄镇的良庄子村,花园般的村庄处处散发着活力,475米长廊两侧,是挂满果实的桃园和盛开的玫瑰,池塘中还有荷花绽放,景象宜人。可就在5年前,长廊处还是条雨水沟,村内生活污水及周边养殖场污水汇入,流经之处蚊蝇遍地、恶臭难忍。

今昔对比,小小的村庄可谓大变样,变化的秘密,来自村东头的湿地污水处理站。全村的生活污水汇集于此,经过地下3级沉淀后,被打入约1亩地的芦苇湿地进一步净化。最终,处理后的水体干净透明,可达到农村生活污水一级A的排放标准。

良庄子村沿着这个思路,在解决了环境治理最基本的问题后,进一步把闲置土地变为玫瑰园,把桃园变为花园,把鱼池变为垂钓园,并在水中栽种荷花、修建观光步道。接下来,村内还将打造高端民宿,乡亲们不仅能够享受生态宜居的美丽环境,还能吃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饭”。

“良庄子村的变化是全镇农村水环境治理成效的缩影。”大兴庄镇党委书记沈立军表示,“为落实北京市‘生态问题生态方法解决’的理念,大兴庄镇在污水治理过程中优选运行成本低、能耗低、抗冲击力强的生态治理技术。”

据介绍,经过两年实践,大兴庄镇形成了北京市地方标准《农村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技术规范》,为农村地区采用“生态问题生态方法解决”提供了示范,农村水环境治理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紧抓标准体系建设,攻克农村治水“痛点”

水环境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早在2018年,大兴庄镇就建成了22个功能型精准湿地污水处理站,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成为我国少有的实现镇域内全部村庄采用湿地技术进行污水处理的乡镇。

虽然有了硬件和技术,但大兴庄镇通过对农村水环境治理领域现行相关标准的梳理发现,资源化利用、处理设施运行维护、运行评价等方面的标准相对缺乏,统筹污水、河水、雨水、饮用水治理的标准体系衔接不够。

大兴庄镇面对的这一问题是当下全国农村水环境治理普遍存在的问题:现行农村水环境标准体系重工程设计、建设,轻运行维护、后期管护。

找准了问题所在,大兴庄镇在推进农村水环境治理的过程中,注重以标准化工作理念为指导,逐步建立标准体系,实现各个环节都有标准可依。

在具体实践中,排入水体、景观利用、园林绿化、农业种植等对水质要求不一样。对此,大兴庄的沼液、养殖废水经过简单熟化处理后排入柳树零排放湿地,成为柳树湿地重要的营养源;而排入洳河的水质必须严格执行地标一级A类标准;排入景观水体的水质则可以适当放宽排放标准。用于河道生态功能提升的“河狸坝”仅仅制定年污染物去除总量,并没有制定硬性的排放标准。恰当的排放标准有效地降低了治理成本,避免追求高标准造成治理成本。

两年来,大兴庄镇通过不断提炼水环境治理的成熟经验与做法,解决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得好、用不好、管不好”的问题。村级污水处理站已累计处理污水50万立方米,有效阻断了污染物对下游水体威胁,大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注重群众参与和监督,治水与治村相结合

从基层治理的角度来说,农村水环境治理是一件关乎全体村民利益的公共事项,能否保障好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等,关乎着这项工作的成败。

对此,大兴庄镇在推进农村水环境治理工作中,注重社会动员和村民参与。在选择什么样的污水处理技术时充分吸纳村集体的意见,在日常运行维护中鼓励村民监督、参与维护。此外,治理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均充分尊重村集体意见,同时也明确了村“两委”班子在水环境治理中的职责。

这一举措为水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此次标准化试点工作将动员村民参与水环境治理的成功做法规范化、标准化,为农村水环境治理的社会动员工作提供指导。

“治水要从治村抓起,保水要从保绿抓起,节水要从种植抓起,管水要从沿岸抓起。此次综合改革标准化试点是对大兴庄镇水环境治理工作的一次系统化梳理,也将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沈立军说。

大兴庄镇试点工作形成的标准体系对我国农村地区水环境治理具有参考价值。下一步,试点工作将针对农村水环境治理中运行维护、运行评价、标准衔接等薄弱环节组织开展相关标准的制定、修订,形成针对农村地区相对完善的标准体系,为农村水环境治理提供标准化支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