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共推长江大保护 打造最美“第一湾”

慧聪水工业网 2020-06-12 10:40 来源:中国水利报

慧聪水工业网 “看着吧,这里建成之后,我们这道湾将会被全国人民羡慕的。”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市民王先生站在被誉为“江海交汇第一湾”的张家港湾兴奋地说。

在长江流经的八省二市一区共11个省级行政区域内,干流超过90度的弯道一共181道。从卫星地图上能够清晰地看到,这样的弯道,第一道位于云南丽江,最后一道就在江苏张家港。因此,张家港湾也成为江海交汇的第一道湾。

张家港:共推长江大保护 打造最美“第一湾”

张家港市于2019年6月4日召开市级总河长工作会议暨河湖“两违”专项整治工作部署会

张家港:共推长江大保护 打造最美“第一湾”

张家港湾效果图

张家港:共推长江大保护 打造最美“第一湾”

正在紧张有序施工的百年江堤建设现场

张家港:共推长江大保护 打造最美“第一湾”

治理长江非法采砂现场

张家港:共推长江大保护 打造最美“第一湾”

张家港市常沙河是入江支流整治的样板河道

“四最美”,勾勒长江最后一道湾

是什么原因让王先生这么有底气,称这道江海交汇的“第一湾”建成后会让所有国人羡慕?答案是张家港市正在打造的“港城生态升级版”,融入“四个最美”目标,让张家港湾成为张家港市生态重塑的新“锚点”。

“四个最美”目标,将勾勒出长江最后一道湾的美好蓝图。通过实施打造最美江滩、最美江堤、最美江村和最美江湾,将张家港湾打造成最美长江江海交汇的“第一湾”。

长江是张家港的母亲河。位于长江下游南岸苏州市辖的张家港市,临江达海,以港命名,依港兴市,是一座港口工业强市。

张家港市共有80.4公里沿长江岸线,占江苏全省长江岸线总长的18.6%。随着张家港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既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又筑牢长江绿色生态长廊成为重中之重。

张家港湾上起老沙码头,下至段山港,全长约12公里。在原拦门沙码头区域,江岸边至今还能看到大量码头拆除后的“残垣断壁”。当年,在码头最兴盛时,这段1.53公里的岸线上,密布着8处建材码头、7万平方米堆场。除了码头林立,此前张家港湾沿岸还建有一个大型船厂,分布着160多户畜禽养殖户和与养殖相关的违建房屋。近年来,张家港市通过实施长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对整体区域进行了环保拆迁、码头清理及生态整治。

为着力解决港城人民“临江不见江,近水难亲水”等问题,张家港市投资2亿元用于实施百年江堤提升工程,同步开展水产养殖清理、生产岸线腾退、生态环境修复、交通道路优化等整治提升工程。

“打造最美江滩”,即拆除沿江企业,保留少量工业遗址,恢复长江自然芦苇滩涂湿地,勾勒张家港人富有“港城记忆”的最美江滩。随着“四个最美”张家港湾的建设,原拦门沙码头一带,也在这次生态提升行动中被整治一新,码头全部拆除。观江广场等一批与最美张家港湾建设相关的工程建设,也已经到了最后的收尾阶段。

结合“百年一遇”的江堤建设,配套观景亭、塔、轩及驿站等设施,打造融防汛通道、健步、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亲江步道等,“打造最美江堤”。

“最美江村”的打造,则是围绕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提档升级民宿休闲、传统种植、江滩芦苇观光三大产业,打造以江畔风光为特色、红色文化为内涵的生态景观村落。

最终,张家港湾将会形成呼应双山香山一体化运作,推动形成具有滨江特色“山的形状、岛的韵味、江的风情”的长江最美“第一湾”。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江苏省各项部署要求,以强烈的政治担当、高度的责任意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织密织牢安全生产防护网,加大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攻坚力度,持续用劲打造最靓丽长江苏州段,高标准早日建成最美长江江海交汇‘第一湾’,以实际行动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时代最前列。”4月29日,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现场考察并指导张家港湾建设时要求,“张家港湾建设既要做到视觉上美,更要紧紧围绕新发展理念,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其作为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窗口,作为为市民创造美好生活、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新载体,让老百姓满意,经得起历史检验。”

勇担当,部门协作办好民生事

“近年来,我市积极践行‘长江大保护’战略,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到压倒性位置。加快张家港湾建设,既是市委市政府落实‘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优化我市沿江生态环境、增进港城人民福祉的重要手段。”对于蓝绍敏提出的要求,张家港市委书记潘国强有着清醒的认识。毕竟,张家港湾说到底是张家港市实施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

然而,时间紧、工程多、任务重……推进这项张家港市的民生工程面临着诸多问题。

为此,张家港市委市政府要求:“相关区镇和部门要注重规划引领,注重协作,加快建设进度,加大管理力度,把好工程质量关。”

在张家港市委市政府的统筹协调下,结合“四个最美”目标任务建设的内容,交通局、水务局、住建局、海事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和保税区(金港镇),结合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张家港湾规划设计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进一步增强工作的整体合力。

目前,“最美张家港湾”建设所涉及的“百年江堤提升、江滩养殖清理、生产岸线腾退、生态环境修复、道路交通优化”等五大整治提升工程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道长江下游绿色生态、滨江亲水、优美宜居的最美江湾,已经逐渐呈现在市民前面。

老沙码头位于保税区(金港镇),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占用长江岸线1.53公里。曾经作业繁忙、船来船往的8个散货码头现在已经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绿色,横在江水与江堤之间。

“过去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很大。”保税区(金港镇)永新村村民方金付说,“岸边乱搭乱建,违章的很多。”“临江不见江,近水难亲水”,是当时沿岸村镇的真实写照。

作为张家港湾的上游起点,张家港市对这条绿化带及沿线地块24万平方米进行整体提升,实施了“水产养殖清理、生产岸线腾退、生态环境修复”整治提升工程,打造“十里芦苇荡、江畔田园景”等特色景观,勾勒富有“港城记忆”的最美江滩。

江滩与江水零距离相拥,而江堤则如一道安全屏障,守护港城安澜。

张家港市对张家港湾沿线江堤,按照防范“百年一遇”的洪水标准进行加固改造。百米迎江画廊、秋林芦浦画廊等,融防汛通道、观光于一体的亲江步道,已在老沙码头沿线3公里完成基础部分施工。

为了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张家港市水务局会同保税区(金港镇)开展江堤外侧清理工作,通过多次耐心、细致的上门协商拆除方案,最终与江星公司的16家养殖户全部签定关停协议,并按时完成了清理及拆除工作,为项目建设抢时间、赶进度、高质量完成提供了重要保障。

“在这里,你可以租下一小块地,种上自己的菜,带上孩子一起来打理打理,在‘迷宫’里转一圈,然后吃上自己种的菜,这样的田园生活真是太美好了!”结合“最美江村”建设,未来,张家港市将以永兴生态园为中心,打造以江畔风光为特色、红色文化为内涵的生态景观村落。

“张家港湾建设是一项政治任务,必须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相关区镇和部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张家港湾以最美的面貌、最好的形象尽早呈现在市民面前。”张家港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韩卫强调。

展作为,保护长江贡献水务力量

江水摇荡绿影,护坡绿草如盖,防护林郁郁葱葱……今天,通过各方的努力,张家港湾的芳容已初展。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张家港湾生态提升工程的基础和重要一环——百年一遇江堤整治提升工程由张家港市水务局主持推进,工程西起张家港市长江主江堤老沙码头,东至段山港,沿线江堤按照防范百年一遇洪水标准整治,其加固改造工程已经接近完工。

“按照设计规划,江堤堤顶路面将由原来的5米加宽至9米,扩建为双向两车道,并增设自行车道和慢行步道,同时新建挡浪墙等防洪设施。”张家港市水务集团副总经理刘峰介绍说,“除了将原有堤防加高加宽外,区域内的洋汰港涵洞、泥圩港涵洞将实施接长,并拆除新三港涵洞。同时,还将新建一座护漕港桥。”

通过堤坡提升、还滩于民、还滩于江三大工程,百年一遇标准的江堤建设,不仅对张家港湾江堤内外侧进行综合整治提升,配套建设观景亭、塔、轩及驿站等设施,还打造融防汛通道、健步、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亲江步道,恢复具有大江风貌的湿地森林漫滩,着力解决当地“临江不见江、近水不亲水”等问题。

万里长江既是一条无比重要的经济带、发展带,更是一条无可替代的生态带、生命带。一直以来,张家港市水务局以张家港湾生态提升等示范工程为推动,打造亮丽的沿江岸线环境,用实际行动守护着家门口的这条母亲河。位于张家港市江海交汇处的通江市级河道——护漕港近江段整治工程的实施就是最好的例证。

由于护漕港两岸大多是老旧村屋,河岸整体环境较差,加之河道两岸违章占用情况比较严重,污水直排入河影响河道水质。张家港市水务局联合乡镇积极组织踏勘。首先,对护漕港两岸开展清违整治,通过入户讲解政策、村委帮助疏导思想等方式督促违建户主动自拆,维护有序整洁的河湖环境;其次,大力推进沿岸生活污水治理,从源头截污;最后通过开展河道疏浚、岸坡综合整治、种植水生植物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

除此以外,张家港市以长江沿线1000米、入江支流两侧各500米为重点,积极推动长江及入江支流水岸同治。目前,张家港全市19条入江支流平均水质均已达到Ⅲ类标准。张家港市水务局按照全域推进长江大保护工作要求,尤其在张家港湾建设过程中,立足水务工作职能,充分发挥河长制平台作用,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加大水域空间管控力度,高质量推进生活污水治理,不断提升长效管护能力。

张家港湾建设,只是该市落实长江大保护工作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张家港市结合环保督查、长江经济带审计等工作要求,相继启动长江大环境集中整治、河湖“清四乱”治理等行动。截至目前,共整改违法占用行为39起,完成五友拆船厂、江海造船厂等一批影响环境企业的清理整治工作,整治市级河道“两违”项目234个,清理乱占15万平方米、乱建21万平方米、乱堆放350余处。严厉打击长江非法采砂,联合长航公安抓获非法采砂团伙11个、采砂船30艘。推动实施双山岛、通州沙西水道等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拓展江滩苇地1600亩、绿化林地2790亩。创新开展“清洁家河”行动,着力改善农村河道面貌,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张家港通过对一系列水环境问题持续发力,确保一泓清水送长江。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共推长江大保护,水务人义不容辞。”张家港市水务局副局长陈杏明说。长江岸堤绿色生态廊道已初步形成,“天蓝、水清、岸绿”的沿江生态新征程已开启,张家港正在大步向前。

“下一步,我们将坚定‘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方向,坚决落实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部署,聚力实施美丽河湖建设行动、供排水提质增效行动、满意度提升行动,努力争当水务行业标杆,把管河治水工作抓常抓细抓实。”张家港市水务局党委书记、局长严栋兴说,“通过我们的专业特长和认真工作,让港城人民群众对水生态环境的获得感更充实、幸福感更真实、安全感更踏实。”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