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5载炼成“生命线” 还有这些延长线在路上

慧聪水工业网 2019-12-19 11:45 来源:环保在线

慧聪水工业网导读:“改变了广大北方地区、黄淮河平原的供水格局,水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在日前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蒋旭光对南水北调工程这样评价道。受益于此,接下来后续重大工程正在加紧谋划,并于年底前完成东线二期、引江补汉工程与中线干线调蓄水库的布局方案。

奔袭1276公里后,南来之水方抵京。

“远水”也能解“近渴”。5年前,历经12年建设,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建成通水。“运行安全平稳,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和断水事件,供水量持续增长,水质稳定达标。”在国新办此前专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蒋旭光说道。

5年间,工程累计调水量已近300亿立方米,相当于调出7个太湖的水量,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2亿人。其中,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利用江苏省已有的江水北调及京杭大运河等,逐级提水北送到山东半岛和鲁北地区。中线工程则始于丹江口水库,自流到北京、天津。以2016-2018年全国万元GDP平均需水量73.6立方米来估算,南水北调可以为受水区约4万亿元GDP的增长提供优质水资源的支撑。

由原规划的受水区城市补充水源,转变为多个重要城市生活用水的主力水源,南水已成为北方多地的供水生命线。在北京,南水占中心城区自来水供水量7成以上。人均水资源量由100立方米提高到150立方米,城市副中心等重点区域的用水紧张情况得到缓解。在构建“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三水联调的供水保障网的同时,南水也让北京市自来水硬度由每升380毫克降至每升120—130毫克。在天津,南水成为14个区居民的“水缸”;在河南,多个城市主城区均使用南水;在河北,90多个县区受益于此。

千里调水,水质是焦点。丹江口水库和中线干线供水水质稳定在Ⅱ类标准及以上,中线干线输水的过程中80%以上水量为Ⅰ类水。在这背后,为了让北上的水是清亮好水,水源地的环境整治也一直没放松。按照国家南水北调治污规划,调水干线要达到三类水质目标,需削减污染负荷量80%以上。东线规划安排城市污水处理、流域综合治理、截污导流等5大类426个治污项目,并超额完成任务。中线沿线关闭污染严重企业500多家,叫停和否决300多个项目,并在水库周围建设生态隔离带。

另据初步统计,调水沿线累计关停企业3500多家,新建污水处理厂350家,新建垃圾处理设施150座。与此同时,沿线多地也科学制定用水计划。在受水区,实行区域内用水总量的控制,加强用水定额管理,带动发展高效节水行业,淘汰限制高耗水、高污染产业。通过实行“两部制”水价,依据成本核定水价,有力推动了受水区水价改革,为工程良性运行创造了条件。

多年来,由于“重度干渴”,北方多地不得不依靠超采地下水来维持城市的正常运行。这一情况因南水而得到得到缓解,不少干涸河流重现生机。通过置换超采地下水、实施生态补水、限采地下水等措施,使河湖、湿地面积显著扩大,南水有效遏制了地下水水位下降和水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公开资料显示,自2016年起,多地地下水位呈现止降缓升趋势,2018年更是变成了明显回升。中线工程已向方30条河流补水,东线工程则让古老运河焕发青春,修复南四湖、洪泽湖等数十处景观。

不仅如此,未来北方大地还将迎接更多的南水,为城市逐步扩容提供更广阔发展空间。日前,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北延应急工程开工,工程建成后,将再向京津冀地区增加供水能力4.9亿立方米。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石春先透露,南水北调后续重大工程正在加紧谋划,年底前将完成两规划一方案,明年争取一些工程局部段或者局部工程尽早开工建设。

根据《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将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增加向北京、天津、河北供水,同时还要扩大向山东、安徽供水。初步方案是把抽江水的水量从一期的87.7亿立方米提高到165亿立方米。对于中线工程,下一步将实施引江补汉工程,从长江向汉江调水,并在中线工程沿线新建调蓄水库。而这也是总体规划中明确的中线二期的后续水源。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