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要善借自然之力
慧聪水工业网 河网水系纵横、湖泊湿地众多,以水系为主的大海绵系统是苏州的自然禀赋,具体的项目应当对接这个优势,选择合适的海绵技术,从而让每一个项目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时间的考验,为整个海绵城市建设当好示范。
高温天,路面要靠洒水降温压尘;大雨天,路面大面积积水又成“内涝”。这种一会儿缺水一会儿又嫌水多的窘境有没有解?答案是肯定的,出路就在海绵城市建设,让城市变成一块海绵,雨多时可以吸水、储水,遇到干旱时又能随时释放水资源。
海绵城市是一种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型城市的形象比喻,指的是充分发挥城市的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功能,按照生态系统固有的客观规律,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削减面源污染,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绿色发展方式。
很显然,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扭转观念。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而根据国家出台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渗水砖、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既可避免洪涝,又可有效的收集和利用雨水。
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试点,苏州积极行动,早早高起点制定了《苏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目标是到2020年,苏州在保护规划区内河网、湿地、大型绿地等天然海绵体的同时,要构建一个“濒临太湖,西水东水、五楔两带、内环外廊、多节点”的海绵城市生态空间格局。最近,为有效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苏州又确定了26.45平方公里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将建设各类海绵城市项目56个,计划总投资9.6亿元。
不过,从国内其他城市的情况来看,海绵城市建设除了做好规划外,在实际操作中还要避免炒作概念、中看不中用等误区。比如,将传统的水利工程、绿化工程、基建项目“包装”成海绵项目,又如在项目选址上不顾自然条件,“想当然”“拍脑袋”;再如,在选择海绵技术时,不懂得“请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不懂得“四多四少”原则——仿自然原则,多利用现状地形和自然条件,少干扰周边生态环境;低成本原则,多用廉价技术,少用昂贵技术;可持续原则,多用容易维护管理的技术,少用难以维护管理的技术;就地原则,多用适用于本地植被的技术,少用需引进外来物种的技术。凡此种种,都会导致海绵项目变形走样,贻害后代。
通观国际国内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善借自然之力,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应当是个共同点。因此,在批量推出海绵项目的当下,尤其要重视苏州的自然优势所在。河网水系纵横、湖泊湿地众多,以水系为主的大海绵系统是苏州的自然禀赋,具体的项目应当对接这个优势,选择合适的海绵技术,从而让每一个项目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时间的考验,为整个海绵城市建设当好示范。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