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秒钟全面了解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内涵实质
慧聪水工业网 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明确工作目标: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1、海绵城市是什么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2、海绵城市有什么效果
改善生态环境。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
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3、海绵城市有什么作用
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
有利于推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型。
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有利于提升城市基础建设的系统性。
4、提高认识
海绵城市不是工程,而是理念(道与术)。
海绵城市不等同于LID,更不等同于透水砖、蓄水池等。
海绵城市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增加工程量。
海绵城市强调系统统筹,而不是单打独斗。没有海绵城市工程,只有落实海绵城市理念的工程。
5、经验教训
认识有误区就会迷失方向(道与术、下渗、烧钱、不可持续)。
体制有障碍就会停滞不前(集中型、分散型)。
系统不谋划就会劳神费力(项目与效果)。
领导不重视就会一盘散沙(授权、协调)。
责任不担当就会到处甩锅(牵头与配合、市与区、政府与企业)。
6、尊重规律、强化系统
规划要从强度控制到先“梳山理水”再“造地营城”转变。
给排水要从末端向源头、过程、系统转变。
园林要从景观向景观功能并重转变。
建筑、道路等产汇流源头要从快排向渗滞蓄净用排转变。
水利要从工程优先向生态优先转变。
管理要从靠行政审批向再造流程、放管服转变。
财政要从按工程付费向按效果付费转变。
7、理想目标
一个顶层设计:底数清晰、目标明确、系统谋划、定量决策。
一个管控平台:辅助决策、辅助审批、辅助管理。
一套管理制度: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
一套技术标准:因地制宜,而不是通用性抄袭。
试点有模式:管理体制、推进机制、建设模式、技术特点。
片区有效果:老百姓的获得感,治黑、除涝、环境提升。
项目有品质:工匠精神、精品意识、景观+功能。
8、结语
海绵城市建设是今后应长期坚持的城市生态发展理念,要找准方向,精准施策,试点先行,久久为功。
本文转自微信号:天泽地水,文章内容整理于2018年4月21日住建部城建司牛璋彬处长在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培训班上讲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