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河长如何解决“烫手山芋”
慧聪水工业网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上游新繁、下游龙桥,在蟆水河两岸前前后后兴建了不少工业园,也有沿线农户从事养殖业,河水从那时起就变得五颜六色,臭气熏天。
冯世明管辖的1.5公里蟆水河岸边,有十来家小作坊、小企业。1.5公里长的河段,有13个排污口,平均100多米就有一根污水管不断向蟆水河排放未经任何处理的污水,五颜六色“相当壮观”。
山水村目前投用了两台污水处理设备,经过处理后排放出来的水,清澈无味,最低达到国家三类水标准,最高能够达到国家二类水标准,完全能够满足灌溉的需要。但现有的污水收集处理量,最多占到全村产出污水量的10%,还有90%的农户生活污水直排。
山水村的解决之道
担任河长后,冯世明摸排沿河的每家企业,并挨家挨户进行政策宣传和环保宣传,现在13个排污口,没有一个会排放各种颜色的污水了。作为河长,冯世明要求沿岸企业自建污水处理池,建设完成后,由环保部门负责监测水质。
新一轮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已在全村铺开。山水村计划采用管道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全村生活污水,共设计管道总长度14.24km,小型污水处理站26座、人工湿地5座,设备总处理规模210m3/d。目前,招标工作已经完成,施工企业也已进场,所有处理设备计划10月底完工。
蟆水河发源于新都区新繁镇蟆水村,从起点一路向东流向毗河,最终汇入沱江。蟆水河流经新都区龙桥镇山水村,冯世明是该村书记,春节过后,也成为蟆水河过境山水村1.5公里长河段的河长。去年,新都区被确定为国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区)县,全省2016年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县,其中,龙桥镇山水村是市级农村污水综合治理示范村。如今,让冯世明高兴的是,因为纳入试点,先进现代的净水设备已经入村投用;另一边,令其焦虑的是,作为河长管理下的蟆水河山水村段,看似清澈却依旧释放出阵阵臭味。
乐
污水处理设备投用灌溉沟渠清澈无味
时值盛夏,山水村一组的地界上还能看到尚未凋谢的芍药花。经过此前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山水村一组的环境有了明显转变,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的生活环境甚至令生活在城市中央的市民艳羡。“现在,我们这儿交通也发达,很多城里人愿意到我们这儿来住。”51岁的冯世明是这个面积约2.3平方公里,由9个组1803人构成的山水村村支部书记,当了16年村支书的他对整个村庄的情况了如指掌。在山水村一组修建的绿道旁,成都晚报记者见到了一台名为“中国乡镇无人值守一体化IMBRS污水处理”的设备。伴随着电机声轰鸣,一根埋在地下的排水管不断向绿道另一旁的灌溉沟排出经过处理后清澈无味的水。
“一年前可不敢带你们到这儿来,臭气熏天、蚊蝇到处飞。”说起现代污水处理设备投用前的情况,这位51岁的村支书有些害羞,“每家每户的生活污水,以前都是直排,有些直接用来浇灌庄稼农田,根本没有经过收集,更谈不上处理。”冯世明介绍,纳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点以后,去年10月经过招投标选择了当前的污水处理设备。“这台污水处理设备负责山水村一组巫家大院32户90人的生活污水处理,为了进行污水处理试点,我们给每户都集中安装了排水管,将生活污水收集集中在一起处理排放。”监控数据显示,这台污水处理设备每天能处理6立方米污水量,耗电仅8度。
“这个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排放出来的水,清澈无味,最低达到国家三类水标准,最高能够达到国家二类水标准,完全能够满足灌溉的需要。”新都区水务局水质科工作人员刘刚介绍,山水村所用的“IMBRS”,其含义为无人值守智能化膜生物污水处理系统。“整套系统由流量调水池、厌氧池、好氧(膜)池、沉淀池、清水池构成,可以通过远端的污水处理系统管理中心实现远程联网检测监控管理。”刘刚说,从近一年的运营情况来看,整套设备经受了水量不稳等情况的考验,成熟可靠。“现在你看我这个灌溉沟,干干净净清清亮亮的,好巴适嘛。”冯世明告诉记者,整个山水村已经投用两台污水处理设备。
忧
河长仍有心结还有9成农户污水直排
穿过一片耕地,蟆水河山水村段在河岸的大树掩映下安静流淌。“我都不好意思带你们来,说实话,现在我们这一段蟆水河还没有整治好。”村里几乎所有水渠的水都流向蟆水河,冯世明告诉记者,除了投用两台污水处理设备的沟渠以外,其余的生活污水几乎都还是直排的状态。“现有的污水收集处理量,最多占到全村产出污水量的10%,还有90%的农户生活污水直排。”
冯世明是土生土长的山水村人,他的家就在山水村一组内,被落地窗覆盖外立面的三层楼房颇有点“洋气”,拥有一辆奥迪SUV的冯世明亲眼见证了村内河流的污染和财富的累积。“小时候,我们都在这些河里、沟里洗澡、游泳、捉鱼捕虾。”冯世明的儿子今年27岁,但冯世明坦言,儿子也没有赶上能下河玩耍的好时候。“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上游新繁、下游龙桥,在蟆水河两岸前前后后兴建了不少工业园,也有沿线农户从事养殖业,河水从那时起就变得五颜六色、臭气熏天。”
冯世明管辖的1.5公里蟆水河岸边,就有十来家小作坊、小企业。“成为河长第一天,就到沿河的每家企业摸排。”排查结果让他吓一跳,1.5公里长的河段,有13个排污口,平均100多米就有一根污水管不断向蟆水河排放未经任何处理的污水。“红色的、黄色的、黑色的,说个不恰当的话,真的是五颜六色‘相当壮观’。”沙发厂、衣柜厂、小食品加工厂,加上各种零散养殖户,冯世明感觉手里握着一块“烫手山芋”。“可以说,蟆水河山水村段是整个龙桥镇最难治理的河段。”刘刚对冯世明的感受进行了确认,“蟆水河在1975年以后,基本沦为一条排水河,需要上下游共同努力才行。”
喜
群众观念转变做环保工作已无阻力
“以前是要钱不要命,现在是要命不要钱。”昨日上午,从巫家院子走向蔡家院子的路上,冯世明说了句很接地气的话,这句话也是说给沿河企业和所有村民的话。从蔡家院子的坡地上,有一条一脚宽的排水沟,蜿蜒不过数十米,黑臭的污水经由排水沟直排入蟆水河。“这条排水沟就是排放生活污水的,你看现在大家的生活好了,水面上漂浮的都是油污,看起好腻人。”绿植簇拥下的排水沟散发出阵阵恶臭,沟渠边缘的淤泥处,一团团红线虫在水中游弋。“生长红线虫,就是水质严重污染、富氧的表现。”刘刚表示,这一案例充分证明了生活污水不经处理,也会严重污染水质。
担任河长后,住在河岸旁的村民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冯世明叉着腰站在河岸边看着蟆水河的河水。“现在13个排污口,没有一个会排放各种颜色的污水了。”冯世明介绍,作为河长,摸排结束后,挨家挨户进行了政策宣传和环保宣传。“国家经济发展到这个阶段,小企业小作坊也要转变。可以说,现在已经不需要高污染的小企业小作坊了。”冯世明表示,作为河长,已要求沿岸企业自建污水处理池。“建设完成后,由环保部门负责监测水质。”刘刚表示,各职能部门将通力配合,重拳治水。
“其实,做工作的过程中基本没有遇到阻力,可以说大家都过了‘要钱不要命’的时代了,都很支持。”冯世明说,新一轮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已在全村铺开。按照《新都区农村污水处理规划》,山水村计划采用管道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全村生活污水,共设计管道总长度14.24km,小型污水处理站26座、人工湿地5座,设备总处理规模210m3/d。“目前,招标工作已经完成,施工企业也已进场,所有处理设备计划10月底完工。”返回村支部的路上,冯世明又笑起来,“11月的时候,邀请你们再来看,到时候这些沟渠的水都是干净无味的,两边我还要给它种起花,巴适!”
市民期待
把污水处理落到实处做出成果
市民钟莉从事和城市建筑设计相关的工作,居住在城市的她,常会到乡村寻找灵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记忆中清澈见底的河水、随处可见的鱼虾变成刺鼻的污水。”钟莉告诉记者,自己的儿童时代也是在村镇度过,那时的河流让她怀念,“现在在城市中生活久了,自然会怀念儿童时代的生活,只是不知道如今乡村的河流也变了样,甚至还不如城区里的。”已有3个月身孕的钟莉对未来的环境充满期待,“污水处理如能实现农村全覆盖,我的孩子出生后就能拥有一个能够亲水玩水、钓鱼捉虾的环境,希望成都能把污水处理落到实处,做出成果。”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