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铁腕治水 海绵城市建设迫在眉睫

慧聪水工业网 2017-01-10 10:17 来源:东莞日报

慧聪水工业网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广东省东莞市城市水生态环境领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矛盾,故此广东省东莞市将建设海绵城市,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升级,改善人居环境、消除黑臭水体,缓解城市内涝、节约水资源和扩大内需。同时,东莞市还将加快截污管网建设,推进厂网一体化进程、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尽可能地将厂网投资、建设、运营主体合并。

广东东莞铁腕治水 海绵城市建设迫在眉睫

近日,广东省东莞市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从目前收到的预交提案来看,关注民生、民情、民意,成为今年的主流,致公党东莞市委会提出东莞要打造“海绵城市”,农工党东莞市委会认为东莞要完善“河长制”,这些建议,根本目的是让东莞“天更蓝,水更清”,提高东莞的人居环境。

关键词:海绵城市

推进东莞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预交提案:《关于进一步推进东莞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建议》

提案人:致公党东莞市委会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东莞在水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问题上缺乏系统科学的研究和安排,使城市水生态环境领域逐渐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致公党东莞市委会提出,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大技术创新,将在推动城市发展转型升级,改善人居环境、消除黑臭水体,缓解城市内涝、节约水资源和扩大内需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现状:涉水基础设施成短板

市政协常委、致公党东莞市委会秘书长黄蔚然是该提案的撰写人,他经过调研发现,涉水基础设施是东莞市提高城市保障能力供给侧结构明显的短板。

“如东莞市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标准普遍较低,地下排水工程缺乏统一的规划管控、建设和管理,部分雨污管网存在混接、错接、漏接等现象,极端暴雨天气情况下容易引发洪涝灾情”。

黄蔚然举例子说,东莞市高标准防洪体系仍未建成,石马河上游深圳段已达100年一遇防洪标准,但东莞市部分河段还不到5年一遇,莞深界河茅洲河长安段防洪标准不到10年一遇;全市内河涌水体普遍存在黑臭现象,大市区8条主要内河涌的水质基本呈劣Ⅴ类状态。通过“渗、蓄、滞、净、用、排”等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对雨水进行源头减排、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将有效补齐东莞市涉水基础设施建设体系不全、标准偏低、保障能力严重不足的短板,对促进东莞市城市转型升级和建成现代生态都市具有重要基础意义。

黄蔚然表示,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可有效保护城市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等生态敏感区;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调节雨水径流;最大限度减少城市开发建设行为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使受到人为破坏的绿地、水体、湿地等“海绵体”的水文循环特征和生态功能逐步得以修复和恢复;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

建议:作为全市重点工作统筹推进

黄蔚然建议,目前要把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全市重点工作统筹推进。提高认识,完善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日常运作机制,制定并颁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加强统筹协调财政、发改、规划、国土、住建、水务、城管、交通等职能部门,定期听取海绵城市建设进展情况汇报,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负责研究制定海绵城市建设总体目标、相关政策,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建议》还提出,要因地制宜确定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分解和明确各地块低影响开发主要控制指标。尽快出台统筹全市海绵城市建设的专项规划及纲领性文件。抓紧研究制定城市雨洪综合利用的技术规范或导则,在建设管控环节中融入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黄蔚然还建议完善社会资本利用制度设计,建立健全政府与社会资本的收益分配与风险分担机制,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对接,充分利用低成本、中长期的有关专项贷款等优惠性政策。探索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与“三旧”改造、污水处理、房地产开发等收益较好的项目捆绑实施,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关键词:截污管网建设

建议加快推进厂网一体化进程

预交提案:《关于促进东莞市截污管网工程建设的建议》

提案人:农工党东莞市委会

现状:截污管网规划滞后

加快截污管网建设,是东莞市水污染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去年,东莞市提出了在2018年底前完成建设1800公里截污管网,2020年底前再根据实际情况完成新建截污管网1000公里左右的建设目标。

目前,全市已建次支管网约403公里,离建设目标仍有不小差距。制约东莞市截污管网建设,主要包括以下问题:

一是规划问题。据了解,全市截污管网规划仍沿用2003年版排水规划,之后尽管有修编的想法,却一直未能实施。各镇街排水专项规划修编也未全部完成。

二是设计问题。已建成的截污主干管网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因诸多原因产生了大量的变更,与图纸出入较大。部分主干管网未竣工验收,尚未完成竣工测量和竣工图纸,给截污管网设计带来不便。

三是分工问题。虽然东莞市成立了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总指挥部,但基本会审条件仍需要相关镇街或业主单位依法依规编制提交,一些部门分工不明确,也影响了项目前期会审工作。

四是资金问题。据了解,在2017年到2018年两年时间里要投入100多亿元进行截污管网建设,尽管东莞市努力通过多种渠道筹措水务建设资金,但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镇一级财政对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减弱,建设资金尚存在巨大缺口。

建议:加快推进厂网一体化进程

农工党东莞市委会建议,要规划设计先行,加强市总体规划的引领作用,统一协调,对部分推进较慢的镇街要加大督导力度,力争在2017年第一季度完成所有截污管网的设计工作。

要加快推进厂网一体化进程、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尽可能地将厂网投资、建设、运营主体合并,以此提升截污治污效能,减少建设运营综合成本,盘活管网沉淀资产,提高融资建设能力,降低污水处理税费成本和企业经营成本,减少财政支出。

此外,在提高审批效率方面,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和要求,细化工作指引,对涉及截污管网的可研、立项、土地预审、财审、环评、水保、路证、规划许可、初步设计审查、开工许可等环节列出详细的资料清单及工作指引,以提高各阶段工作的办事效率。

关键词:河长制

建议引入社会组织监督“河长”

预交提案:《扎实推进实施“河长制”加快水环境治理的建议》

提案人:农工党东莞市委会

自2014年4月起,东莞根据省人大及省政府的工作要求,率先在石马河、茅洲河重点流域及水乡经济区实行“河长制”,并在2015年底实现主要水系“河长制”全覆盖。

东莞市自实施“河长制”以来,制订了《东莞市主要河流“河长制”实施方案》和东莞市石马河、茅洲河、水乡经济区、东引运河、寒溪河等河流“河长制”实施细则以及2015年度考核指标体系,东莞市水环境治理工作迈入了制度化轨道,整治工程速度加快,管理机制不断创新,石马河、茅洲河水质明显改善。

现状:社会公众参与度不高

《建议》也指出,东莞市在推行“河长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责任分工还不够明确,“河长制”考核对象主要在镇街,目标和工作任务、监督约束机制均主要针对镇街设置,对于市直相关职能部门仍缺乏监督约束手段。

二是考核指标还不够科学,在实际操作中,部分镇街由于工作任务重、失分点偏多的情况,考核成绩与工作量不成正比,容易打击其积极性。

三是社会公众的参与度不高。市民对“河长制”认知和参与度不高,尚未引入第三方社会机构,对指标设置、考核评分方面进行专业指导等。

建议:引入社会组织监督“河长”

针对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农工党东莞市委会建议,要全面深化“河长制”管理机制,探索建立由市领导亲自挂帅、领导班子成员分别担任各重点流域的“总河长”机制,建立完善市、镇、村(社区)三级“总河长”“河长”“涌长”体系,逐级考核,分级管理。要通过立法手段,界定和明确“河长”以及相关各类河流治理主体的权力与责任之间的关系。

同时,建立公众广泛参与的“河长”工作机制,积极推广“河段长”制度,采取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社企“主演”的方式,构建政社企共建河道管理责任制,由河道两岸的企事业单位、社区的负责人担任“河段长”,对各河道分段进行监控、管理、考核和问责,履行社会力量在治水中的应尽职责。

在健全考核体系和强化监督方面,推进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方式多样化,在行政体系内部可采取上级环保部门考核下级地方政府、同级人大监督“河长”和相关部门水环境责任执行情况的考评方式,在外部采取市场或专业机构评估水环境改善情况、社会公众评议水环境社会满意度等方式对“河长”进行考评。要引导社会积极监督“河长”,可尝试借助公益环保类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发挥其组织化程度较高以及专业性、执行力较强的优势,弥补公民个体参与的不足。

分享按钮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