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海绵”热潮冷思考 万亿产业仍遇双重拷问

慧聪水工业网 2016-12-09 10:20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慧聪水工业网 近年来,中国城市发展迅猛,城市化水平从1978年的18.6%上升到2015年的56.1%。随着人口产业向城市高度集中,农田、湿地、河流等自然生态被不透水的高楼、硬地、马路所代替,城市可“呼吸”的通道被封锁。为了解决城市内涝、城市缺水等问题,水系统弹性城市——海绵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

一边是逢雨必涝、内陆“看海”的新城市病,一边是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分析背后的原因,一方面,由于传统的城市开发方式,建设了大面积不透水地面,导致地表径流增多,聚集时间缩短,增大了雨洪调蓄压力;另一方面,绝大部分城市仍沿用以排为主的防洪理念,要求雨水短时间内通过市政管网排入受纳水体,不仅导致雨水管道、泵站等排水设施不堪重负,也造成雨水资源大量流失。

破解这样的两难局面,海绵城市建设被寄予厚望。基于上述背景,住建部、财政部和水利部于2015年启动了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共有30个城市参与试点。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快速推进。然而,道路硬化、填湖造地等工程也使得城市吸纳降水的能力受到影响,有些地方甚至是“逢雨必涝”。这一方面使得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更加受到关注,另一方面也促使更加环保绿色的“海绵城市”概念逐渐兴起。

据公开资料,海绵城市是具有国际语境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的中国化表达。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城市学论坛上,与会专家指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应该将雨洪调蓄系统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进行整合,将工程技术与景观生态设计相结合,以绿地水系等自然要素构建城市“绿色海绵”,探索适应我国大城市雨洪管理要求的雨水资源化途径。

自2015年以来,海绵城市试点开始启动。去年,迁安、白城、镇江、嘉兴、池州、厦门、萍乡、济南、鹤壁、武汉、常德、南宁、重庆、遂宁、贵安新区和西咸新区等16地进入第一批海绵城市试点名单。2016年4月27日,北京、天津、大连等14个城市进入第二批试点名单。

业界普遍认为,2016年将是海绵城市加速推进的一年,城市内涝频现将催生建设海绵城市的迫切需求,从而有望开启万亿级的投资空间。不过,相关媒体同时注意到,面对每平方公里1亿元—1.5亿元的建设成本,试点地区资金缺口普遍偏大,在这种情况下,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的迫切性进一步提升。

建设海绵城市,资金是需要突破的障碍之一。从2014年开始,中央财政加大了对地方建设海绵城市的补贴,2015年和2016年两年的预期投入将近400亿元。有关地方财政也将提供不低于100亿元的配套投入,就此计算,仅政府投入就将达到500亿元。如果再加上金融机构设立的相关建设基金和社会资本的海量资金,“海绵城市”建设总盘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建设项目体量大,需要较强的资金运作能力。因此,中央财政在目前30个海绵城市试点和25个城市地下管廊的总投入将达到660亿元以上规模。但不管是海绵城市还是综合管廊建设都规定,有关部委将定期组织绩效评价,并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奖罚。评价结果好的,按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基数10%给予奖励;评价结果差的,扣回中央财政补助资金。

然而,海绵城市面临的不止是“钱”的问题。根据海绵城市的多目标和系统组成,笼统地说,海绵城市当然能够、也应该合理地解决城市洪涝,每个城市、每个地点和每次的致灾要素也会有很大的不同。而海绵城市却是一个愿景、长期规划和理想目标,需要脚踏实地长期坚持并付出巨大的努力才可能真正实现。当然,局部、小范围项目会比较快见效。

“建设海绵城市,并不能排除城市洪涝的可能,渗透是需要时间的,有一定的过程。”西安理工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李占斌这样表示,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主要目的是将雨水有效收集利用,遇到暴雨时有防灾减灾的作用,干旱时则有效缓解旱情,根本上是解决水多水少的问题。

“建设海绵城市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能急功近利。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指导意见,各地才在试点,而且海绵城市的本质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一个慢工程,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是长期受益的事情。”对于目前海绵城市出现的争议,李占斌认为,热岛效应、内涝、雾霾、交通拥挤、水体污染等等都是我们常见的城市病,这些其实都是人类干预自然,与自然隔绝造成的,而海绵城市的建设就是为了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分享按钮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