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饮一江水共圆生态梦 50亿方南水唱响绿色强音

慧聪水工业网 2016-10-11 09:56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慧聪水工业网 “不到两年,中线工程调水超过50亿立方米,惠及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4000多万居民。没想到工程效益这么好,没想到水质这么好,没想到移民这么安稳。”在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国务院南水北调办主任鄂竟平连说了三个“没想到”。

家住天津市河西区蓝水园小区的窦庆连和崔秀芳夫妇这几天心情不错,因为家里要来些特殊的客人——来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河南、湖北、陕西的群众代表。“现在的水啊,可比过去好多了,以前又苦又涩。”76岁的崔秀芳刚领着大伙进屋就打开了话匣子。80岁的老伴窦庆连在一旁呵呵地笑。

“老人家,水价怎么样啊?贵吗?”“四块九(一立方米)。”崔秀芳干脆利落,“价格是涨了点儿,但提高也是应该的,这水大老远过来不容易啊。”的确,从丹江口水库出发,经唐白河流域西部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经由隧道穿过黄河,一渠清水北上,到天津,已是1400多公里以外。

公开资料显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14年底运行以来,截至目前,天津市已累计受水超过10.6亿立方米,其中今年以来“喝”水6.6亿立方米,850万居民受益。同一时期,在首都北京,“南水”入京水量已达16.3亿立方米,约占中线工程调水总量的三分之一,全市直接受益人口1100多万。

中线一期工程输水量达50亿立方米

具体来看,南水进京后,首先是缓解了北京市地下水开采的压力。据监测,2016年7月底全市平原地区地下水平均埋深25.93米,较去年同期回升62厘米。其次,缓解了北京地区水库的供水压力。据北京市南水北调办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以前怀柔水库基本处于无水状态,密云水库44亿立方米的库容量最少的时候只剩下约6亿立方米。南水进京一年多来,北京主力水厂已逐步使用南水置换密云水库水,密云水库2015年出库水量仅为1.2亿立方米,比以往约减少5.2亿立方米。

天津市也是南水北调中线的主要受水区。今年中线工程向天津供水将达到8.56亿立方米,在原计划向天津供水4.5亿立方米的基础上,增加4.06亿立方米。这次调整,意味着天津河东、河北以及东丽等地区部分居民也全部喝上南水。至此,天津市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环城四区、静海区和武清区等城镇居民全部用上南水。

河南省许昌市通过孟坡分水口门向许昌市区的北海、石梁河、清潩河生态补水615万立方米。郑州市通过退水闸向西流湖生态补水2000多万立方米,利用置换出来的黄河水,用于生态水系建设,因缺水而萎缩的湖泊、水系重现生机。鹤壁市通过退水闸向淇河生态补水700多万立方米,有效缓解了淇河水资源不足问题。为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供水效益,河南省在南水北调供水范围内,严格压采地下水,多用南水北调的水。

水质优于地表水Ⅱ类标准

同时,南水北调成败在水质,这也是广大民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及沿线地区采取强有力的治污环保措施,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之后,水质保持稳定,特别是源头丹江口水库,一直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水质。为保障“一渠清水持续北送”,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加强沿线水质保护,建立了完善的水质保护与监测网络体系。

南水北调办24个基本项目监测数据显示,正式通水以来,各断面监测结果硫酸盐浓度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浓度限值,水质稳定达标,能够有效满足供水要求。南水北调工程通过向河湖补充清水,与现有的再生水联合调度,增强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有效改善河湖水质。

据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监测,使用南水北调水后,自来水硬度由原来的380毫克每升降至120—130毫克每升。“以前晾一杯水,喝的时候得倒一半,下半杯都是白色的渣子。”通州居民李先生很高兴,“现在能明显感到水的硬度下降了很多,水碱也减少了!”河南省热心市民也介绍说,家中对水质条件要求较高的观景鱼也告别了桶装水,“现在都是直接用自来水”。

地下水水位逐步回升

有了地表水,严控地下水,生态效益渐显。得益于南水补充,北京压采地下水1.14亿立方米。同时,向密云、怀柔、顺义水源地试验性补水0.84亿立方米,使区域地下水位明显上升,局部最大升幅达8米。监测显示,2016年7月底,北京平原地区地下水平均埋深,较去年同期回升62厘米。

补生态欠账,北京利用南水,向城市河湖补水1.74亿立方米,与现有再生水联合调度,使城市水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水质接近地表水Ⅲ类。曾经干涸的卢沟晓月湖重现波光粼粼,83岁的居民徐大妈感慨:“真想不到,还能再看到20年前的场景。”

天津重新划定地下水禁采区和限采区,提出到2020年底,全市深层地下水年开采量控制在0.9亿立方米以内。近两年来,共有80余个用水单位完成水源转换,减少地下水许可采水量1010万立方米,回填机井110余眼。

天津市南水北调办综合处处长董树龙说,天津变生态应急补水为常态化补水,累计向景观河道补水5.2亿立方米,为“美丽天津”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南水北调供水常态化,地下水压采目标逐步实现,天津地下水位将会逐步回升。”董树龙说。

分享按钮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