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的五点思考
慧聪水工业网 2005年12月,《渭河流域近期重点治理规划》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并启动实施,拉开了渭河专项治理序幕。
近年来,陕西省把渭河污染防治作为关中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保障,作为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支撑,相继出台实施了《陕西省渭河流域综合治理五年规划(2008-2012年)》、《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2012-2014年)》、《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巩固提升行动方案(2015-2017年)》,着力“突出治水的综合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把“柔性治水”理念贯穿渭河治理保护的全过程,兼顾各种要素、协调各方关系、把局部问题放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来解决,实现治水与治山、治林、治田有机结合,整体推进。据统计,截至2016年6月底,渭河出省潼关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Ⅳ类,达到国家考核要求。
渭河属于典型的西部水资源匮乏水污染严重河流,污染成因十分复杂。随着渭河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有序推进和水质的逐步改善,虽然原有的污染问题得到缓解,但是一些新的问题逐渐显现:
一、城镇生活污染尚未从根本上解决。
随着城镇进程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城镇生活污染以年均5%以上的速度增长,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占比已超过80%。随着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步伐加快,流域内主城区的大部分生活污水已经得到收集并处理,但仍然还有部分生活污水直排,特别是影响河、漕运明渠等的污水还未得到彻底解决,大部分小城镇的污水还未得到收集处理,这些都制约着渭河水质的稳定达标。
二、标准差异性影响。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水排放标准数值不同轨,即使所有排污单位都完全稳定达标,但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仍相距甚远,如果没有足够的生态水稀释、没有足够的自净距离,地表水仍然很难达到水功能区划标准。
三、水质达标还不够稳定。
受枯水期生态水量、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配套管网建设、企业不稳定达标等因素影响,渭河干支流水质还不够稳定,出现波动。同时,渭河流域污水处理厂一旦出现设备检修停运及提标改造等现象,水质会马上恶化,直接影响干支流水质。
四、生态水不足影响。
沿渭河部分支流大量建设水电、水库、人工湖等,导致渭河生态基流得不到保障。
经过三年方案实施,渭河水质变清,前期治渭手段如同猛药去疴,但要保证渭河“常清”任重而道远。在下一步的渭河治理中应转变思路,全面落实习总书记来陕讲话精神及娄勤俭书记柔性治水、系统治水理念,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系统化推进渭河污染治理,用渭河水质改善来检验“两学一做”成果。
一、落实五大发展理念,重塑渭河健康生态系统。
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和强烈的战略思维,对新时期水环境管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以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坚持生态渭河目标导向,按照柔性治水思路,推进传统治水向科学、系统治水转变,突出治水的整体性、协同性。推进水环境管理综合化、健康流域社会化、生态稳定远景化、信息共享网络化,通盘考虑渭河流域水短缺、水灾害、水生态、水环境问题,推进水质、水量、水能、水生物集成化管理,实现水清、水洁、水放心,逐步建立渭河健康生态系统。
二、落实“五个扎实”要求,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五个扎实”要求,指明了陕西省实现追赶超越目标定位、发展路径和重点任务,是陕西改革发展的方向。省委书记娄勤俭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开创治水兴水新局面》提出的“突出治水的综合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站位高远、系统谋划治水兴水科学蓝图,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治水思想的落实和延伸,对统筹陕西省治水工作,进一步加强渭河水环境治理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贯彻“五个扎实”要求,全面落实省委“三项机制”,将渭河流域水质考核纳入《陕西省党政干部鼓励奖励办法》,抓住水环境治理“牛鼻子”,夯实地方政府环境保护一岗双责和党政同责主体责任,牢固树立渭河全流域一体化理念,强化区域性综合治理、生态和生物措施,各部门在平等互惠、互为印证的原则下,加强沟通协作,形成“统一行动、优势互补、信息共享、问题协商、团结治水”新思路,逐步恢复渭河机体功能,让渭河休养生息,全力推动渭河治理迈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
三、破解渭河治理瓶颈,构建渭河与人类和谐关系。
一是遏制渭河径流量减少及河流含沙量增加的趋势。逐渐提高源头蓄水产水能力,应成为渭河治理的根本之策。近年来,陕西省积极开展“引汉济渭”、“引红济石”、“引乾济石”等调水工程,并取得积极进展。但是,调配现有的水资源,只能起到缓解渭河水资源危机,长远彻底解决渭河下游问题,还得靠保护秦岭、陇山、桥山绿色,提高森林覆盖率。
二是对渭河进行通量考核。自然界中,水量与水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用水量和水质结合对渭河流域水质进行评价考核,替代目前不尽合理的污染物浓度补偿考核,使水质补偿考核趋于科学合理,促进渭河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渭河流域水更绿,为沿渭人民创造一个碧水蓝天的生活环境。
三是推进小流域治理。陕西省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制定《陕西省小流域及农村水环境整治规划》,自加压力,补齐短板,细化和延伸《陕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构建上下游、左右岸紧密协调、责任共担、问题共商、目标共治的联防联治格局,坚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耕作措施相结合。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小流域环境治理,试行众筹等新方式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
四是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大排查。全面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大排查,尽快摸清底数,着力抓好农业面源污染源普查分析各区域和流域农业产业的分布格局及集约化程度、化学投入品的使用状况、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及排放情况等,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业面源污染水体的管理措施。
五是高度重视饮水安全。饮用水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环境保护工作重中之重的首要任务。渭河水质直接影响饮用水源安全。更要建立强有力的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工作推进机制。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