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大潮遇资产荒 监管层决意打通融资脉络

慧聪水工业网 2016-08-22 08:49 来源:华夏时报

慧聪水工业网 目前,PPP非常火,国家已推出10.6万亿的项目,而真正落地的项目只有1万亿。融资难、渠道不畅、项目没钱来投等问题逐步显现,亟需打通PPP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脉络。

中国目前已推出了10.6万亿的PPP项目,但是真正落地的项目只有1万亿,PPP项目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却遭遇资产荒,有钱没地方投。两者之间的痛点看似悖论却也有着深刻的原因,有人用中医理论“脉络还没有打通”形容: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鉴于PPP项目对固定资产投资稳增长的效应,最近,一行三会频频对推广PPP作出表态,其中7月初保监会就批准险资参与PPP项目。

“从各国PPP项目的发展实践看,持续的融资能力是PPP项目成功的关键和核心。”在8月15日举办的“2016第二届中国PPP融资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纪志宏说,作为公共服务机制的重大改革或是重大的创新,PPP的推广无疑需要发达的金融市场,给予融资支持。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绍统表示,未来PPP项目可以来交易所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挂牌上市等方式进行融资。

据了解,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切实做好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积极发挥金融机构作用,这则通知抄送给16部委,包括三会。

钱没处投与没钱来投

最近,贵州企业家吴凡特意赶到上海参加第二届PPP融资论坛,她来不仅是为了开会,还要给自己的PPP项目找融资。“我们现在拿下了几个城市的PPP项目,但投资过大,像一个综合管廊项目投资就有几十亿,之前接触了几个资金方,但都不了了之。”吴凡说。

在这股PPP大潮带动下,转型做PPP项目的企业不少。“我们的优势在于和政府多年的合作关系,以前我们也是做政府类的项目,只不过不是PPP,现在红头文件下来都要按PPP来做,民企最大的瓶颈还是资金问题。”

由于PPP项目投资金额巨大,政府部门出资比例很小,以100亿的项目为例,项目资本金需要20亿,即使公共部门出资1亿,社会资本仍需出资19亿,因此社会资本即使缴足项目资本金都有很大压力,急需通过金融机构融资补充项目资本金和后续建设资金。

在2016第二届中国PPP融资论坛上,有16家金融机构或社会资本设置展台进行机构宣传展示,以引导金融资本广泛参与PPP项目。而这些金融机构普遍面临着资产荒,有金融机构人士表示,目前手握千亿级资金,希望找到好的项目。

一方面,PPP融资难、渠道不畅等问题,项目没钱来投,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资产荒,有钱没地方投,两者存在着悖论。上海银监局副局长马立新说:“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个是PPP非常火,一个是金融机构资产化,有这么多的项目需要推荐,现在是金融机构如饥似渴地想做项目,但是现实是残酷的,PPP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脉络还没有打通。”

两者的矛盾在于PPP合同长期性与融资工具的期限错配。由于PPP项目大多投资规模大、期限长,传统银行信贷模式难以满足项目融资需求,而金融产品供应不足,PPP项目需要的是长期资金,当下的公司债、企业债,或者是银行间市场的中期票据,多是三五年期限,与大部分PPP项目无法匹配。

目前,通过的融资方式要么股权要么债权。“不管股权还是债权,对PPP长周期的特点,首先防止股权领域股权做成债权,在债权,就防止长期债务做成短期,但是非常难。在直接资本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很容易做成明股实债,这又是财政部明确禁止的。”马立新说。

国浩律师集团执行合伙人王卫东在论坛上也表示,PPP项目成功与否都取决于融资方参与与否。“政府的任务是识别项目,投资者有追求投资回报的利益诉求。融资方本身是要追求回报的,但是整个项目当中大量地使用和占用时间最长的都是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资金。他们对项目的理解、认识、风险的关注以及风险未来分担的安排是最敏感的。”

北京云天新峰投资管理中心合伙人张继峰表示,融资工具的期限与PPP项目动辄二三十年的运营期,显然不是很匹配。对于经营类项目,还可以考虑在中后期发行资产证券化(ABS)解决前期融资到期问题;但对于非经营类项目,如何解决期限错配,是当前PPP融资的一大难题。

目前,在市场经济的供需吸引力驱动下,金融机构也在积极设置产品,尤其是若干适合PPP项目的中长期固定收益产品,但短期内依然无法看到项目获得融资。

一行三会的表态

在上述中国PPP融资论坛上,无论是财政部还是金融机构都进行了各自的表态,显示推进PPP的决心。

财政部金融司司长孙晓霞在论坛上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动PPP领域立法进程,给社会资本吃下“定心丸”,并在土地、价格、融资方面为PPP量身制定相关政策。“要以更加担当的责任意识,更加饱满的奋斗热情,使出‘洪荒之力’,着力推动PPP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

纪志宏说,PPP项目大都投资规模巨大,期限较长,传统的银行信贷模式难以完全满足。“要结合PPP项目的实际特点和自身特长,积极创新符合PPP项目融资特征的金融产品,提供涵盖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要针对PPP项目不同阶段,创新提供不同形式和属性的创新金融工具。”

纪志宏举例说,比如,通过发展股权、债权、贷款及基金的组合,以及引入保险资金参与等,才能满足PPP项目差异化融资需求。而7月初,保监会刚修订发布《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办法》,其中明确提出“险资可以采取PPP模式投资基础设施项目。”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绍统认为,在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现金流的特点和风险收益有所不同,需要匹配不同性质的资本。“未来PPP项目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挂牌上市等方式进行融资。”

证监会下属的中证金融研究院院长夏建亭也表示,资本市场如何服务PPP的实践,除了设计出适合PPP项目中长期固定收益的产品,还要大力发展PPP项目资产证券化。

对于PPP项目的流动性问题,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党委书记、总裁钱璡在论坛上透露,上海联交所正计划在财政部PPP中心的指导下,搭建PPP项目交易流转平台。

也就是说,目前一行三会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等均对推广PPP作出表态或发布文件,而各部委对PPP的热情态度也引起机构的解读。

国信证券分析师董德志认为,如果没有PPP等渠道补充,现有20%左右的基建投资增速无法维持,更别说财政发力继续往上了。“PPP的实施情况将是决定今年基建投资能否维持高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过,由于政府是PPP模式的主导者和规则制定者,有PPP业内人士表示,要推动PPP项目的落地,除了金融机构之外,尤其是要实现地方政府行为规范化,比如要有合作契约精神,而地方政府财政体系尤其是预算管理必须首先规范化。

分享按钮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