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下“龙宫”频现 三重壁垒掣肘海绵城市突围

慧聪水工业网 2016-07-29 09:59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慧聪水工业网 近期,特大降雨覆盖我国南北多地,城区“看海”现象多发。承担着增强城市防涝能力重任的海绵城市建设,备受社会关注。据公开资料,全国30个海绵城市试点中,近半数城市近期曾出现内涝。业内专家认为,海绵城市建设是解决内涝问题的有效途径,但这是系统工程,建成面积不达到一定规模,防治内涝不会马上见效。

距离7·21特大暴雨过去已有四年,北京在此次的7·20强降水过程中有惊无险。而在日前的长江洪水中,武汉作为全国海绵城市试点之一,还是未完全消化大雨漫灌的“洗礼”,一遇暴雨城市就“看海”的景象仍有上演。

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与工程专业院副院长孔彦鸿看来,现在城市内涝多发的现象很严重,主要是因为城市发展太快,“发达国家用100多年时间完成城镇化50%过程,我们只用了30多年时间。”

建设时,城市往往会填湖平壑,地面大量硬化,钢筋水泥过多地替代了能够涵养水源的林地、草地、池塘等,裸露的土地已成为稀缺资源,自然水循环就被切断了,导致城市无法“自由呼吸”。每逢大雨,雨水直接落到硬化地面,快速形成径流,只能单一地通过下水道、排水河道、泵站等“灰色”排水管网集中快排,一旦发生强降雨,就会出现多少管道都不够用的情况。

那么,如何告别“晴天就旱、下雨就涝”的问题?近年来,“海绵城市”这个概念浮出水面。

内涝频发海绵城市引关注

入夏以来,持续的强降雨令全国多个省市遭遇内涝。仅7月中下旬以来,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天津等地陆续迎来大范围暴雨天气,城市内涝已经普遍影响到城市正常运转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已经有79个城市出现内涝。业内分析认为,近年来各地城市化建设中产生诸多弊病,例如河流、湖泊和湿地被填埋占用、绿地面积严重不足、城市地面过度硬化等等。这些开发方式最终造成当前许多城市面临不同程度的内涝威胁。在此背景下,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海绵城市”建设正日益受到重视。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10月印发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针对海绵城市建设规模,国务院办公厅提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东兴证券据此预计,到“十三五”末期,海绵城市建设总投资将超万亿元。具体为,到2020年,总投资规模将达到1.18万亿元至1.77万亿元,到2030年,总投资规模将达6.4万亿元至9.6万亿元。

“未来海绵城市建设的政策扶植力度、总体投资规模、地方投资落实速度都存在超预期的可能性。”知名券商分析师杨若木说。随着夏季暴雨造成的“城市看海”现象常态化,内涝问题的解决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当务之急。这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发展契机,随着相关政策高密度落地,试点项目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海绵城市万亿市场空间已经打开。

已建成社区“海绵化”改造难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虽然一些试点城市在加快海绵城市建设,但不少地方海绵城市建设在整体进程、规划指标等方面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已建成社区改造难。海绵城市建设,重要任务就是对已建成小区,尤其是经常出现积水小区进行“海绵体”改造。相对于新建城区或社区可以通过先期区域详规、中期施工监督、后期项目验收等指标与渠道来约束,已建成的老旧社区建设难度非常大,被业内视为“带刺的骨头”。一个海绵城市试点建设负责人坦言,已建成社区海绵体改造施工中会遇到各种矛盾,比如新增下凹式绿地,可能导致停车位减少;房顶绿化,面临违章建筑拆除问题,“实现规划目标的难度非常大”。

——建设标准不明晰。尽管住建部2014年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指导各地开展海绵城市建设,但由于各地建设海绵城市的目标与方式差异较大,只能靠试点城市自身“摸着石头过河”。业界人士翟艳云介绍,一些试点城市职能部门对于海绵城市建设内容都不太清楚,以为就是修修道路、收集雨水等。实际上,各个试点城市目标方向不一,有的重在储蓄水资源,有的偏重解决内涝,有的侧重解决水污染。缺乏科学的建设标准,就容易使海绵城市建设走弯路,甚至南辕北辙。

——政府部门配套不同步。一些受访专家表示,海绵城市建设需要规划、城建、水务、园林等部门充分协调“齐步走”。尤其是各地城市新区建设中,即便不是试点城市或区域,也必须提前规划、系统建设。当前一方面要投入大量资金,按照海绵城市标准改造既有建筑小区,另一方面大批传统路面硬化的新小区不断建成,不仅导致重复投资浪费,而且极易出现改造速度永远赶不上城区扩张的尴尬。

从“海洋”到“海绵”仍需行稳致远

此外,“北京的一场暴雨,流走的水相当于一个密云水库,济南年均降雨量大概600毫米,要是可以补充泉水地下水源,也不需要天天保泉。建设海绵城市,就是把雨水作为宝贵资源收纳起来进行再利用。”环境教育学者李皓指出,雨洪利用可解决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水资源问题,也是许多发达国家应对城市雨洪的最新思路。

诚如日本东京,在城市中建设星罗棋布的“微水库”的方案就值得借鉴。据悉,东京有超过1000座高层建筑引入了雨水利用设施,如两国国技馆8400平方米的屋顶能收集1000立方米雨水,平时用于冲洗厕所,夏天可以用于其冷气设备,冬季降雨时还可以通过喷水把堆积在屋顶的雪融化掉,这些雨水收集设备就地减少下排水管的压力,也把水留住“为我所用”。

对此,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介绍说,工程的决策常常按政府部门、地区和功能进行管理,但却把水系统分解地支离破碎:水和土分离,排水和给水分离,防洪和抗旱分离。“水本是地球上最不应该被分割的系统。”他在论文中指出,要开始从“水适应人”到“人适应水”的转变。

从微观层面上借鉴学习好的景观技术,到努力弥补在排水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不足,再到从顶层理顺协调好治水机制不难看出,从“海洋”城市到“海绵”城市还路途遥远。“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这个良心在城市管理者身上的体现,就是为城市繁荣、民众福祉深谋远虑的责任心。要破解城市内涝顽疾,打造‘良心工程’发展海绵城市,是标本兼治之策。我们不妨期待着‘海绵工程’让雨后只见彩虹的美丽城市早日呈现。”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规划师庞涛最后说道。

分享按钮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