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迎战“暴力梅”考验 摆脱看海模式路还长

慧聪水工业网 2016-07-13 10:42 来源:楚天金报

慧聪水工业网 今年入梅以来,武汉经历了多次暴雨的洗礼,在迎战两轮“暴力梅”的过程中,无论是组织调度,还是基础设施,我们都感受到了明显的进步,但江城要最终战胜暴雨灾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今年入梅以来,武汉的天空就很少放晴,连续4轮降雨打起“车轮战”,其中两场“暴力梅”更是伤了武汉人的心。道路渍水、交通中断、小区被淹、停电停气……这个雨季,让人感觉格外漫长。

经历了暴雨的洗礼,每个武汉人心中的喜与忧,一下子与这座城市更加紧密起来。在迎战两轮“暴力梅”的过程中,无论是组织调度,还是基础设施,我们都感受到了明显的进步;但是我们更清醒地意识到,江城要最终战胜暴雨灾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雨情

两轮“暴力梅”倒下武汉全年2/3降雨量

一座城市年均降雨量的三分之二,被两轮“暴力梅”在短短10天时间内倾泼下来,史上罕见。

数据最为直观。据武汉市气象部门统计,从6月18日入梅至今,武汉一共下了4场大雨:第一场是6月18日至20日,降雨量为204毫米;第二场是6月23日至26日,降雨量为59毫米;第三场是6月27日至29日,降雨量为10毫米;第四场是6月30日至7月6日,降雨量为582毫米。

这四场雨中,一头一尾的204毫米和582毫米被称为“暴力梅”,逼出了武汉的暴雨红色预警。除去中间两场相对“平和”的大雨,两场“暴力梅”总降雨量接近800毫米,相当于武汉历史年均降雨量1316毫米的60%。

此前,武汉有气象记录以来,强度最大的降雨为1991年7月5日至11日,7天降雨量为542.8毫米。而这个数值,在刚刚过去的582毫米“暴力梅”面前,只是小巫见大巫。

今年以来,超强厄尔尼诺现象早已令全世界不安。早在入梅之前,武汉便已开始承受着巨大的降雨压力。湖北省气象局数据显示,加上6月初的那场大雨,6月1日至7月6日,武汉的总降雨量高达932.6毫米,比1998年6月至8月的总降雨量还多出了64.6毫米。以武汉市国土面积乘以周累计降雨量计算,一个多月以来,武汉每周的累计降雨量相当于约40个东湖的水量。“我从事水务工作30多年,今天的暴雨是我见过的最大的一场雨。”7月5日,武汉市水务局排水处一位负责人表示,之前还从没看见过武汉的雨下得这么大且这么急。

战斗

首轮“突围战”有备在先

光谷渍水点由51个降至23个

择水而居,亦被水患所困,城市内涝,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着江城。

对于武汉城区来说,所能承受的大雨有两个指标:24小时降雨100毫米,小时降雨34.5毫米。只要其中任意一项指标超标,渍水就会产生,首先会影响整个城市交通。

第一场“暴力梅”来临时,武汉城区20小时的累计降雨量达到178.5毫米,远超其承受能力。到6月19日下午4时,因为渍水严重,城区的15处道路交通中断。

好在,“突围战”早已打响。大雨一来,水务部门便出动了应急队1000余人,前往51个渍水点预排抢排渍水;24处排渍排涝泵站马力全开,将相当于1/5个东湖水量的渍水抽排出城。当日下午6时,在雨势减弱的短短两个小时后,15处中断的道路全部抢通,中心城区渍水全部消退。

这一次有力的“突围战”,展现出了武汉在应急排渍方面的进步。

相比之前的大雨,这场“暴力梅”雨量更大,但产生的渍水点未增反降。以曾经的“重灾区”光谷为例,6月1日光谷降雨115毫米,出现51个渍水点。但在6月19日,光谷降雨145毫米,出现的渍水点为23个。降雨量多了30毫米,渍水点却减少28个。水务部门表示,这也得益于在经历了6月1日的渍水后,武汉加强了在暴雨来临之前的预排,而不是等渍水产生后才慌忙应对。

二轮“攻坚战”地铁挑大梁

207条道路中断武汉没有堵瘫

容不得松懈,第二轮持续了近一周的“暴力梅”,又给武汉带来了更大的考验。

因降雨已持续了近一周,抽排系统处于满负荷运行,7月6日的长时段高强度降雨让武汉城区雪上加霜,渍水点在最高峰时达到了162处,207条道路交通中断,所有主干道无一幸免。

有人用“全部是湖,找不着北”来讥讽当日出行的武汉人。其实,他们并不了解,得益于近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投入,最年轻的交通工具——地铁挑起了城区交通的大梁。当日,4条地铁线,全天开行916列,运载71.1万人次,正点率达到99.78%。在这场史上最强暴雨面前,武汉并未被打垮。当晚10时,武汉80%的主干道渍水消退,宽阔的马路上,再次闪耀起星星点点的车灯。

显然,在两轮接踵而至的“暴力梅”中,武汉无论是从应急排渍的组织调度,还是从基础设施建设上,都展现出了巨大的进步。

让人感动的是,连日来那些在渍水中出现的别样身影:民间越野车队、渣土车老板、长江救援队队员……他们无私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在齐腰深的渍水中为受困群众解围。两场“暴力梅”,正激发越来越多的武汉市民,从“旁观者”变成“志愿者”,展现着这座城市与日俱增的凝聚力,传递出金子般闪光的精神——灾患面前,我们风雨同舟!

审视

真正摆脱“看海”尴尬

武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然而,有些问题我们终究要去直面。

时至昨晚,虽然武汉已经3天没下雨,但“暴力梅”带来的阴霾仍未被彻底驱散,渍水最为严重的南湖片区还在饱受煎熬。几公里之外的汤逊湖畔,亦有居民需要靠“摆渡”才能出门。

南湖、汤逊湖为何渍水难消?面对疑问,武汉市防办解释称,汤逊湖、南湖片区的渍水,需要先排入附近的湖中,再通过汤逊湖水系的湖泊调蓄,流经南湖连通港、巡司河、青菱河,最终由汤逊湖泵站这个唯一出口抽排入长江。而在连日来的“暴力梅”中,汤逊湖水系各个湖泊已经持续高水位运转,没有了调蓄的空间。此外,由于排水管网建设跟不上,南湖、汤逊湖片区这种昔日的城乡接合部,尚无完善的排水系统。

整个汤逊湖水系,为何会没有了调蓄空间?对此,武汉水务部门相关负责人坦言,受多种因素影响,武汉市城区湖水向外江抽排的能力不足。虽然规划中,中心城区外江抽排泵站的能力为2278立方米/秒,但目前的实际能力仅为970立方米/秒,距离目标尚有一半之遥。渍水难入湖,湖水难入江,随之而来的便是渍水难消的窘境。

该人士坦言,南湖、汤逊湖片区渍水难消看似个案,实则是整个武汉市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武汉想要走出城市内涝的困境,路还有很长。首先是要把规划和投资的防涝排水系统尽快落到实处。若能按照最新的规划,在2030年按时把武汉建成海绵城市,江城才有可能真正摆脱“看海”的尴尬。

常淹水处本都是湖

城市开发应与生态相宜

2030年“海绵城市”的规划如今仍是写在纸上的,但武汉日复一日的发展却是时刻都在变化的。两轮“暴力梅”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城市开发与生态保护”这个根本的问题。

常淹水处本都是湖,每逢遭遇内涝之痛,武汉人几乎都有这样的感受。除去长江以南的南湖、汤逊湖周边不说,长江以北,每逢大雨,马沧湖就变成了“马沧海”,黄浦路就变成了“黄浦江”……这种例子,举不胜举。

毋庸置疑,当城市在侵蚀着湖泊的同时,也将会承担其排渍防涝能力减退的后果。据统计,有“百湖之市”美誉的武汉,湖泊数量从新中国成立时的127个锐减到38个,平均每两年消失3个湖泊,令人痛心,其湖泊调蓄能力的下降,可想而知。

7月6日,倾盆大雨中的汉口龙王庙,时隔19年再一次挂起了“生死牌”,把武汉人的记忆集体拉回到了1998年。

据了解,那场刻骨铭心的洪涝灾害过去一年后,武汉出台了《武汉市自然山体湖泊保护办法》,之后几经完善,成为了国内第一个城市为保护湖泊制定的地方法规——《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也就在当年,对内环内唯一城中湖沙湖制定的开发规划,由于对于湖泊损害过大未能获批,城市开发开始为生态让步。

在经历了这两轮史无前例的“暴力梅”后,我们有理由相信,武汉治水护湖的举措将更加有力。

分享按钮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