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晓军:水务市场的“春天”寻求创新之路
慧聪水工业网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环保产业进入了关键的攻坚阶段。水务行业是环保产业重要组成部分,伴随PPP模式的开启,万亿级的水务市场开始展露了峥嵘,这也为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正由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环保产业也越来越受到决策层的重视。而水务行业作为环保产业重要组成部分,也一直备受公众的关注。中法水务执行董事范晓军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新环保法”出台以及“水十条”的颁布,凸显了国家治理水体污染的决心,此外,伴随PPP模式的开启,万亿级的水务市场开始展露了峥嵘,这也为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从理论上来讲,PPP的发展在中国的推进,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非常好的投资环境,这是毋庸置疑。但目前在PPP模式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尚存诸多不足需要去完善。范晓军说,在PPP模式中,各类性质企业没有均等的参与机会等原因一直是困扰着PPP发展的痛点。由于国有企业有雄厚的资金作为支持,在许多地方政府在PPP项目招投标的过程中,都偏向引进国有企业,这样就造成了不同性质的企业参与机会不均等的现状。
他还强调,部分地方政府在招投标的过程中,不允许外资企业参与,缺少公平的市场环境是不利于行业整体的进步。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自2015年开始业内连续报出PPP项目中出现低价中标的现象。“一旦低价中标环保项目后续运营出现问题,不仅影响当地环境质量的改善,也将激化政企矛盾的集中爆发。同时也将间接导致更多的企业对PPP模式望而却步,损害水务行业的整体利益”,范晓军表示。
此外,地方政府利用国家给予的资金不断兴建项目,但在项目后期运营阶段,地方政府缺乏资金与专业的运营能力,导致出现了已建成的项目成为出现“晒太阳”的尴尬情况,对此,范晓军指出,地方政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不能只为追求政绩做“形象工程”,要秉持长久的发展理念,充分考虑到项目的后期运营,让污水处理厂真正的服务于民。
目前,全国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方兴未艾,拥有不同背景的国有、外资、民营企业在此长袖善舞。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范晓军表示,企业要把安全置于首位,用脚踏实地的精神专注于新工艺的开发与应用,帮助业主方减少生产、运营成本,加强与同行企业的交流,并且也不能盲从跟随地方政府的指挥棒,要在市场需求中寻找产业创兴之路。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