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废水“假扮”生活污水入网 环保部门已对其进行立案调查
慧聪水工业网近日,桐乡市环保局接到群众举报,称洲泉镇中小创业园区内有两家作坊从事废塑料造粒加工,粉尘污染严重。经洲泉镇环保所执法人员调查,这两家作坊还涉及未批先建、非法排放、超标排放等问题。昨天,记者前往现场了解情况。
【现场直击】两家作坊由两人合伙经营,共两条生产线,规模不算大。车间内外到处堆着白色的塑料膜,作坊的负责人表示,这是化纤厂收来的包装袋内衬,是造粒的原料。这些原料经过清洗、熔融、晾干等流程,最终变成一颗颗塑料粒,作坊从今年4月才开始运作。
在清洗环节,需要大量的水,也会产生大量生产废水。在两个车间中间,记者见到了盛放生产废水的大水泥槽,面积约80平方米。里面的液体呈淡绿色,表面漂着一团团白色浮质。作坊的负责人说,清洗用水基本来自地下水,废水一部分回用,一部分排入生活污水管网。
【环境影响】上周,洲泉镇环保所执法人员在生活污水入网口进行采样检测,结果显示废水ph值为5.2,呈弱酸性,cod为974毫克/升,均超过生活污水的入网标准(ph在6~9,cod在500毫克/升以下)。
“其实废塑料造粒作坊对环境的危害很大,我们一直都在严查。”洲泉镇环保所执法人员俞云峰说,原因主要有3个:第一,无法控制原料来源,如果将颜料内衬袋、危险化学品内衬袋作为原料,那么生产废水中就会有颜料和危化品的残留,将对水体安全构成威胁;第二,清洗流程用水量极大,易造成水资源浪费,且产生的废水也具有一定的污染性;第三,没法再次利用的塑料废渣,作坊负责人通常会随意堆放,一方面有碍环境美观,另一方面其不可降解性也会危害土壤。
【主体表态】6月6日,洲泉镇环保所已对两家作坊进行立案调查。“我们发现,这两家废塑料造粒作坊不仅仅涉及非法排放和超标排放,还无法出具营业执照,且没有通过环保审批,属于未批先建。”洲泉镇环保所所长颜皆冰说。
她还表示,本周内将下发《违法行为改正决定书》,责令作坊停止建设、停止生产。若有继续生产的行为,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移送公安部门处理。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