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债券备受青睐 绿色金融起风在即
慧聪水工业网 一个概念最近趁着“绿色化”的春风反复被提及,那就是绿色金融。“绿色”契合国人和媒体普遍关心的环境问题,而“金融”乍一听就让人觉得很有文章可以做,甚至热血沸腾。一个概念的流行,要么是站在了起飞的“风口”上,要么是这件事很迫切待解决但苦于找不到让大家都满意的好的解决办法,生态金融在中国则两者兼而有之。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央行将会同有关方面加快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
自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以来,绿色金融也开始站到起飞的“风口”上。随着雾霾锁城和重度污染事件的频繁发生,环境问题成为政府和公众关注的焦点。而我国的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高污染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交通结构有关,因而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通过发挥金融对资本的配置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
绿色金融又称环境金融、可持续金融,是指金融部门通过金融业务的运作及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如信贷、保险和证券等,实现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改变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环境保护的发展模式,在金融业务发展中强调对环境和生态资源的保护,并将其纳入评价标准体系之中,以保护生态环境。
如今,中国正面临工业化进程以来空前的环境和资源压力以及经济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中国的绿色金融在这个大背景下起航,并呈现出日趋活跃的特点。一方面,绿色金融模式不断拓宽。除了环保节能融资产品、碳金融产品、环保产业指数、环境风险管理等,2016年以来,国内绿色债券市场正式成型,且发展迅速,一季度发行量已达530亿元,年度有望达到3000亿元。
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绿色债券是为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等而开展融资的债券。在资金投向上,需投向可再生能源发展等与绿色发展相关的领域,投资者通常具有绿色偏好或绿色组合的需要,融资期限一般较长。而且,由于绿色债券募集的资金只能用于“环境友好型”工程项目,绿色债券目前在全球越来越多地获得投资者的青睐。
由于银行在我国融资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且银行在债券资源储备、客户或项目选择专业能力、风险管理流程、产品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加之债券融资的成本对于绿色经济的企业具备明显的优势,因而发展绿色债券成为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
据统计,至2020年,我国环境投资计划约需要5万亿元人民币(包括1.7万亿元的空气污染治理、2万亿元的水污染治理),资金存在较大缺口。而绿色债券具有的清洁、绿色、期限长、成本低等特征,恰好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方向。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指出,绿色发展,绿色金融议题是“十三五”的五大理念重要的题目。很多人在考虑政策的时候往往会有这样的抱怨:很多政策选项都两难。马骏认为有些选项既能帮助调结构也能稳增长,其中一项就是用绿色金融的手段支持绿色发展。
我们的新能源产业现在的增长速度,是平均每年20%左右,新能源汽车现在是百分之百的年均速度在往前增长。这样的行业如果能获得足够的融资,让它的增长潜力能发挥出来,对我们整个经济的增长会有很大的提升作用,同时还能加速城乡一体化转型,使经济尽快进入低碳、清洁的模式。
问题的关键在于怎么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绿色产业。谈到绿色金融发展面临的障碍,马骏指出,首先是绿色项目的正外部性未被完全内生化。诚如清洁能源项目可以通过减排使许多人受益,但并非所有受益人都会向项目付费。因此,这样的项目收益率可能达不到市场预期。除了使用财政和价格手段之外,在金融领域也有许多办法可以解决此类外部性问题,如通过对绿色项目贴息、担保等,提高绿色项目的收益率。
第二,绿色项目与资金来源的期限不匹配。我国银行的平均负债期限只有6个月,很难为长期绿色项目提供大量信贷,否则会面临严重的期限错配风险。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就是发展绿色债券市场。
第三,信息不对称。如果投资者不知道哪家企业是绿色的,哪家企业是污染性的,即使有绿色偏好的资金也难以找到投资项目。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是要求企业披露环境信息,尤其是应该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披露环境信息。
第四,投资者的绿色分析能力不足。即使有了企业污染排放的基本信息,许多投资者也没有能力判断哪些企业是“深绿”的,哪些是“浅绿”的,许多银行也没有能力判断环境风险是否会导致借款人的信用风险。缺乏这些分析能力会阻碍金融机构向绿色产业配置资源。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包括发展第三方认证和绿色评级,推出绿色债券和绿色股票指数,进行环境压力测试等。
而据公开资料,我国未来每年绿色投资的需求将达2—4万亿元,其中财政每年约能投入绿色产业3000亿元。“财政资金最多只能提供15%的绿色投资,即85%以上的绿色投资需要来自于社会资本。必须发展一个绿色金融体系,才能有效地推动投资结构和经济结构向绿色转型。”马骏说。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