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水域功能达标率为99.7% 但部分企业仍在违法排污

慧聪水工业网 2016-04-29 09:02 来源:网易财经

慧聪水工业网作为全省第一大江,闽江全长562公里,流域面积约占全省陆地的一半,是福建人家喻户晓的母亲河。2015年,闽江流域水域功能达标率高达99.7%,Ⅰ-Ⅲ类水质占比为98.2%,分别比全省流域平均达标率高出1.6、4.2个百分点。

闽江水域功能达标率为99.7% 但部分企业仍在违法排污

河长制,有威力更接地气

闽江水质优,离不开一个重要制度——河长制。2014年我省实施河长制以来,闽江和九龙江、敖江流域分别由一位副省长担任河长,并确定其为河流保护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通过“包河治水”弥补了此前“九龙治水”的制度缺陷,由各级领导担任“河长”,使行政资源的调配更为顺畅,也使治水的保障力度空前提升。

“河长制,有威力更接地气。县政府与各乡镇(街道)签订工作责任状,各乡镇(街道)与包村领导、包村工作队签订工作责任书,层层传导压力、落实责任。”闽侯县有关负责人介绍,长久以来,闽侯县生猪养殖污染突出,通过全力实施河长制,受畜禽养殖污染的支流从先前的劣V类全面提升达标。

对水源地附近的养猪户不是“一关了之”,而是“温柔而坚持”——闽侯在坚持禁养区养殖场必须拆除的基础上,以人为本,几年来累计投入资金3.79亿元对限期内拆除猪栏的养殖户予以适当资金补助。同时建立转产转业机制,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对养殖场用地采取复耕措施,引导当地百姓结合地域特色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在三明大田县,成立了全省首家生态综合执法局,并在年底评选“十佳”和“十差”河长,奖优罚劣。

在泉州德化县,建立河长工作联系微信群,县长亲自担任全县“河段长”,并直接在微信群里办公、批示,各项工作“零距离”高效推动。

水质优,但不能高枕无忧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闽江流域河长制工作会议获悉,2015年,尽管Ⅰ-Ⅲ类水质达标率高,但闽江流域Ⅰ-Ⅱ类比例为

49.4%,和2010年相比下降了14个百分点。其中,福州大樟溪口断面和南平的黄田、和顺、花竹,福州的竹岐等4个断面受畜禽养殖污染影响。

“闽江是由无数条小流域汇聚而成,‘毛细血管’脏了、堵了,‘大动脉’很难整洁通畅。”省环保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闽江小流域养殖污染问题应引起充分重视。

此外,水污染治理“最后一公里”不容乐观。调查显示,闽江流域沿岸城乡生活污水管网配套不完善、雨污分流不到位、污水收集率低、水源保护区“划而不管”现象依然存在;乡镇企业、“村中厂”散布,污染处理设施不到位,部分企业仍在违法排污。

高标准,以流域水质论英雄

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根据今年初九市一区党政“一把手”向省委省政府立下的环保目标责任“军令状”,今年闽江流域水质目标为:Ⅲ类以上水质比例100%,Ⅰ-Ⅱ类水质比例稳中有升。

高标准必须严要求。日前,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地表水水质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提出对各县(市、区)实施交界断面水质双月考核制度,“以流域水质论英雄”,环境保护好、水质保持好的上游地区将得到更多流域补偿资金,水质不达标且持续恶化则少予或不予补偿,当地政府主要领导还将被约谈,甚至面临限批处罚。

继“赛气质”之后,“赛水质”也将成为一种新常态。根据我省日前出台的《大气、水环境质量监测信息公开实施方案(试行)》,要求全省设区市、县级行政区水环境质量排名逢单月公布;主要流域水质状况、设区市、县级行政单位所在镇的所有在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每月公开;主要湖泊、水库水质状况逢4月、8月、12月公布;近岸海域环境监测信息逢1月、6月、9月公布。

“如今,市民只要打开手机APP,附近水质权威监测数据和全省排名情况一目了然。”环保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水质监测数据零距离查询,让每一部手机都成为移动监测点,让每一名公众都成为环保的监督员,倒逼地方政府第一时间落实整改,确保环境突出问题及时整改到位。

“赛水质”要有实际行动

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地表水水质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以流域水质论英雄”,这是防止各流域水质下降,提高优质率的重要举措。

既然要“赛水质”,就要求各级党政“一把手”真正把担子挑起来,做到心中有责、心中有数、心中有策,水质才能真正改善,百姓才能真正放心。

心中有责,就是要把自己当作水质好坏的第一责任人。省级领导负责跨设区市上下游纠纷,开展督促检查;市、县(区)领导承担辖区内水质整治,协调各部门打出“组合拳”。

心中有数,就要定期到所负责的流域、支流现场踏勘,对污染源了如指掌。毕竟,水的问题表现在河里,但根子在岸上。只有做到挂图作战、对表查账,一项一项推进解决,找准痛点,才能打通督脉,实现水质经络顺畅。

心中有策,就是要根据流域不同情况实现“一河一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统筹解决,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如,把流域整治、农村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旅游等有机结合,在美化流域环境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保护水环境的内生动力。

分享按钮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