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保护水资源 让“生命之水”常清
慧聪水工业网 近日,记者从合肥市水务局了解到,近年来,合肥市加大节水建设和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资金投入,全力保护水资源,“十二五”期间,仅在合肥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中,就投入112亿元。
112亿元投入节水建设
据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二五”期间,合肥以稳定投入为保障,确保水资源保护各项措施落地生根。5年来,合肥为保障水资源节约保护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落到实处,以政府投资为引领,多渠道筹措资金,仅在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中,就投入112亿元,其中,水资源配置工程17.36亿元,农业节水工程4.51亿元,工业节水工程17.78亿元,生活节水工程9.91亿元,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项目14.44亿元,非常规水源利用工程18.37亿元,15个节水示范项目12.47亿元,循环经济投入17.2亿元。
有了资金支持,合肥节水建设大刀阔斧。近年来,合肥通过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开展化工、钢铁等高耗水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建设低耗高效的新型工业产业;通过实施灌区节水改造,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由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节水型农业转型;通过实行有利于节水的水价形成机制,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通过加大污水处理深度,提高中水回用率。
2013年10月,水利部组织有关专家对合肥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成果进行了验收,并获得通过。验收组充分肯定了合肥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与试点前相比,全市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用水效率显著提高,万元GDP用水量由150立方米降低至95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138立方米降低至81立方米,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7提高至0.50。
保护与修复水生态系统
2010年3月,合肥被水利部列为全国第11个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市,由此开启了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大幕。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期间,合肥在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中,共投入资金38.3亿元,其中,水系整治与亲水岸线工程12.6亿元,水系沟通与生态补水工程1.8亿元,巢湖湿地重建与生态护岸工程2.2亿元,水源涵养工程4.1亿元,管道截污与中水回用工程16.9亿元,引江济巢前期投入0.7亿元。
在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过程中,合肥通过深化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管理体制机制研究,大力推进水生态修复六大工程体系建设,即以塘西河、十五里河治理工程为代表的水系整治与亲水岸线工程;以西南部生态补水工程为代表的水系沟通与生态补水工程;以巢湖沿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为代表的湿地重建与生态护岸工程;以董铺水库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为代表的水源涵养工程;以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工程为代表的管道截污与中水回用工程;以引江济巢工程为代表的巢湖生态调水工程。
通过六大工程体系的实施,合肥水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2013年12月,水利部组织对合肥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进行了中期评估,通过了验收。评估组认为,合肥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体系完善,工作运行机制高效,工程进度超预期,与试点前相比,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由80%提高至95%,河道生态补给水量由450万立方米增加至2950万立方米,湖泊岸线崩塌长度比例由37%降为0,确定的指标达到了中期评估的标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