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污泥处理市场鱼龙混杂 游戏规则仍亟待完善

慧聪水工业网 2016-03-22 09:51 来源:能源杂志

慧聪水工业网污泥处理市场空间前景固然客观,但同样遭遇市场重生的困局。有分析称,市场遇冷背后,暴露的是政府管理机制不同步、法律保障不健全、信息公开不透明、“游戏”规则不完善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一种声音则持有相反的观点,“蛋糕就这么大,什么样的企业都想往里挤,现在是很多东西没理清,但预计过不了多久,污泥产业又是一个红海。”

技术选择的盲目与茫然,产业政策制定的缺失,招标规则的不透明,让高达数千亿的污泥处理市场乱象丛生。

在污泥产业探索近10年的张虎明,或将暂时告别污泥处理处置产业了,并且短期内似乎并没有重返产业的打算。由于缺乏有效的商业模式,张虎明无奈的将眼光转向了相对末端的土壤重金属治理。

非典期间,生物医药学出身的张虎明作为特聘专家,探索出了生物多肽活性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其根本原理是利用培养的生物菌将污泥活化,通过与污泥中的有害物质相互作用使有害物质降解,最终的产生可被有效利用的资源。这种技术后来得到西安市科委的认可,张虎明旗下的西安联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旋即成为示范项目所在地。

然而,如今,张虎明已没有当年的踌躇满志,在谈到污泥治理时,却颇具几分无奈。

西安联美的境遇并非孤例,早年已促成的污泥处理项目中,不但一部分中途流产,甚至有传出政企双方“互撕”的传闻。

2011年12月20日,国务院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曾有专家预计,作为污水处理的重要产物,污泥处理处置在2011年持续走热,成为新的市场热点。

但5年过去了,市场中的乐观情绪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2015年7月11日,住建部城建司水务处处长曹燕进在2015污泥高峰论坛上表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近50%的城市污泥未做到无害化处理。”

市场遇冷背后,暴露的是政府管理机制不同步、法律保障不健全、信息公开不透明、“游戏”规则不完善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远未完成的目标

新年刚过,《中国污泥处理处置行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16年版)》(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总结了过去几年间污泥处理处置产业存在的几大问题。其中,根据“十二五”当初规划的目标来看——污泥处理处置产业完成情况很不理想。

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国规划建设污泥处理处置量总规模应达518万吨/年。但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仅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43.4%,即224.81万吨/年。

从来源上讲,污泥主要分为工业污泥与生活用水污泥。当下,生活用水污泥占据了较大比重,其主要来源于污水处理厂,也就是市政污水。在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中,第一个步骤是将污水引入沉降池将杂物进行沉降,再将剩余的污水通过过滤、渗透等方式进行进一步处理。最终沉降后形成的沉淀物则是污泥。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及重金属,直接脱水填埋会导致土壤的严重污染。因此,早在“十二五”规划初期,污泥处理产业被提上日程,规定的目标是到2015年,中国重点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80%,其它城市达到70%,县级重点城市达到30%。

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条件已经具备,类似于餐厨垃圾生物质厌氧发酵制沼气、生物柴油、循环流化床焚烧发电、以及类似于张虎明的团队开发的微生物技术制作活性污泥,将其资源化利用技术都已成为重要的处理处置手段。不过,尽管技术种类众多,却掩盖不了污泥处理处置市场的“虚火”。

就在2月初,一则新闻在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陈同斌及其微信朋友圈中被不断转发,其内容是关于广东环保厅对政协的一则答复。相关数据表明,广州近50%的污泥依旧采用了填埋的方式——被丢进了垃圾填埋场直接填埋。在“十二五”规划中,广州属于一类城市,也就是说,与预期的80%无害化处理的目标相差甚远。

此外,早在2010年,在世界银行的金融支持下,总投资约7亿元,设计对象为200万立方每天的污水厂产生的污泥,上海白龙港污泥处理厂的消化、干化部分投入运营,这标志着世界上罕见的超大型污泥处理项目彻底投入使用,而它的运营方是上海城投污水处理公司。

然而,在此之后,经过短暂的火热,污泥处理处置产业迅速回落。自上海白龙港项目之后,国家鲜有大型污泥处理处置项目落成。根据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和中国水网做的一份调研显示,北京和上海等城市仅有约50座大型污水处理厂中建设了一批污泥消化装置,而且污泥处理设施小,甚至近20座都已不能使用。

“现在的问题不是能不能做,而是怎么做。目前技术已经没有问题了,但是现在业内都没有一种特别有效的商业模式,大家都在摸索,所以我们也只是在观望。”西安联美总工程师杨坤说。

造成以上现状的原因很多,但是根据多方位的采访,几乎所有被采访人不约而同地将问题根本指向了不完备的政策上。

行业管理政策的短板

在张虎明看来,“由于污泥本身大量来源于污水,其根本还是市政工程,脱离不了政策支持。所以PPP模式可能是未来的方向。”

从商业角度来看,当下在污水处理厂的投融资和工程建设与运维上逐渐引入BOT、TOT、服务外包、租赁等模式等多种PPP模式,是当下污泥处理处置的主要商业模式。不久前,财政部公布的第一批PPP项目中,有9个都涉及到了污泥处理。从表面上看,一个新兴PPP市场似乎正在兴起。

但是,PPP繁荣表象却难以掩盖市场虚火,政策上的缺失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甚至由此也曾引发出政企交恶事件。不久前《财经》杂志披露的鹏鹞集团在青海的遭遇则充分反映出企业在污泥处理处置领域的困境。

鹏鹞集团是成立于中国水务领域著名企业,成立于1984年,在污水处理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2010年,伴随着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的兴起,鹏鹞与西宁市排水公司签订委托运营协议,获得西宁市第三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权项目采用的PPP模式,也是也是当时为数不多比较典型的的PPP案例之一。

业内人士分析:“其根本原因来源于签订的合同时的标准与当下合同标准有很大不同。鹏鹞集团与政府签订污水处理的相关协议时,国家对污水处理的排放标准相对较低,当时的结算方式主要以污水处理量结算,对污泥处理处置也并未提上要求。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型,当地政府对污泥处理排放的各项指标突然提出了要求。”

“原来对于污泥处理处置的费用是地方政府承担50%,企业如果继续按原合同协议标准,必定会出现超标排放,污泥处理本身成本还是比较高的,按新要求操作会增加许多成本,但是政府又拿不出这笔钱,让企业承担企业就要亏损,企业要是不处理,又面临被处罚的风险。”这名业内人士补充道。

到了2015年12月16日,鹏鹞集团释放出消息,由于政企交恶,双方甚至发生了聚众摩擦事件,目前西宁市政府已与公司谈好条件,准备回购两个污水处理厂项目,这意味着鹏鹞集团将彻底退出西宁污水处理市场。

“突然提高的标准,企业自己要承担很多成本,当初的合同里却没有规定,所以现在政府不想出这笔钱。”鹏鹞集团一位负责人表示。

如果说突然提高的标准导致双方合作不欢而散,那么在标准制定上,则又出现了令出多门的怪相。环保部要求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泥时的指标为含水量80%,含固体量20%,此外,还出台了填埋标准,即含水率不超过50%。但与之对应的是质检部门也提出的标准——含水量40%,含固体量60%。具体参照哪个标准使从业者面临很大的困惑。但无论执行哪项标准,对污泥的约束肯定是更严格必然提高了企业运营成本,但当下各地政府财政能力、诚信度不一而同,很多地方政府不愿承担这笔资金,相应机制并没有理清“谁”该承担污泥成本。

“这对企业来说,绝不是一笔小数目。”一名企业负责人说。一般来说,污泥处理的投资建设成本是10-30万元/吨,运营成本差不多要200-400元/吨。以万吨污水产生1.6吨干固体计算,吨含固率18%的湿泥折合污水1125立方米。这就是说,如果将填埋税定位在400元/吨水平上,意味着每吨污水应承担0.36元的污泥处置费,这一数值相当于目前平均污水处理费0.7元的1/2。在国外,污泥设施投资占污水厂建设成本的40%,处置成本占1/3-1/2,以此比例,我国的污水处理费如果收到1.2元/立方米,应已有了污泥处置的充分保证。然而,在一些污水处理费早已收到此水平的省市,污泥处置费看起来好像还是没有着落。

相关专家表示:“污泥处置和垃圾发电、厌氧发酵等固废处理处置方式一样,需要有两个支点,一是环境标准,二是处置费。环境标准是规范所有处理处置的游戏规则,处置费就是游戏中的筹码,两者缺一不可。”

但可以确认的是,“十二五”期间,污泥处理处置市场的低迷,归根结底在于政策。而政策的制定者被各种技术、各种利益集团弄得无所适从,因而只能选择“不作为”。到底什么技术可用,到底多少钱合适,如果连协助制定政策的个别专家教授们都上了某些利益集团之船,那么今日政策的缺失导致的市场的混乱,就是必然的了。其中,对于业主和环保公司最大的影响之一,就是技术选择的盲目与茫然。

分享按钮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