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绿色发展底线 “两山论”开创生态文明新时代
慧聪水工业网“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发出语重心长的叮嘱。这是今年两会上总书记第二次就生态环境保护发表讲话。一句句深情叮嘱、谆谆告诫,凝结着总书记对祖国绿水青山的牵挂关切,满载着他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历史担当。
“十二五”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也再三强调“绿水青山”,为“十三五”时期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排兵布阵。
实现发展思路深刻转变
曾几何时,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存在尖锐矛盾:重发展轻保护,导致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而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又对经济发展产生强烈反制作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日益萎缩。
地表水、地下水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破坏加剧……生态问题一次次敲响警钟!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不能只看经济增长率,必须改变过去的粗放发展方式,改变“保护就会影响发展”的错误认识,实现发展理念和执政理念的转变。
“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阐述“两山论”理念。“两山论”打破了把发展和保护对立起来的固有思维,指出了发展和保护之间是内在的统一,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对历史的担当,对民生福祉的关注。
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生态文明首次列入十大目标,“美丽中国”首次写入五年规划。从“眼睛”到“生命”再到“母亲”,习近平在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问题上叮嘱不断,准确把握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历史自觉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建设美丽中国的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思想引领行动,理念指导实践。在“两山论”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发展方式已经开始悄然变革。
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双赢
2015年,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持续性最强的“绿色保卫战”正式吹响“集结号”。
“去年,全国实施按日连续处罚715件,查封扣押4191件,各级环保部门下达行政处罚决定9.7万余份。全国移送行政拘留案件2079起,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1685件。”陈吉宁在记者会上透露的这样一组数据充分证明,“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
严格执法,是要让企业看到守法的重要性,做绿色发展的自律者和实践者。但要防止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更需要各级政府摒弃“唯GDP论英雄”的陈旧政绩观,凝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共识,做好规则的制定者和规则实施的监管者。
陈吉宁表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期,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窗口机遇期。我们将按照“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坚持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从改革环境治理制度入手,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不断提高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制化、市场化和信息化水平,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2016,“十三五”开局之年,亦是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元年。“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目标。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政府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并明确“重拳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等具体任务。
在国家重拳整治环境污染的同时,为了我们还能“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为了子孙后代拥有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为了中华民族赢得永续发展的光明未来,让我们紧跟国家的脚步,践行绿色生活,与祖国一同谱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