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业“渴掉”1500亿 九三学社提四大节水策略

慧聪水工业网 2016-03-04 10:18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慧聪水工业网 我国全部耕地中只有40%能够确保灌溉,农业发展遭遇“水压”。

3月3日,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开幕。记者获悉九三学社中央提案关注“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提案中指出,数据显示,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用水大概占总用水量的70%,我国全部耕地中只有40%能够确保灌溉,每年因缺水造成的农业损失超过15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作为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用水大户农业的节水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

对此,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告诉记者,解决农业缺水问题,发展节水农业是根本出路,但是,未来农业的产业比重将进一步下降,农业还需要把一部分水资源让出来发展非农产业,减少农业用水。

农业年缺水300亿立方米

201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2143.5万吨,比2014年粮食产量增加1440.8万吨,增长2.4%,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

在粮食产量保持增长势头的同时,人均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也愈发凸显,成为农业发展的“绊脚石”。

数据显示,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用水大概占总用水量的70%,这一比例在西北等缺水地区甚至达到80%以上。农业结构型缺水矛盾突出,我国全部耕地中只有40%能够确保灌溉,全国正常年份缺水量近40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就占300亿立方米,每年因缺水造成的农业损失超过1500亿元。

李国祥认为,农业用水的短缺问题,反映的是中国水资源严重不足,我国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农业用水还是占用太多,达到了大概63%,农业用水比重还是过大。发展节水农业是根本出路。

九三学社中央在提案中建议,要施行“科技节水”、“结构节水”、“工程节水”、“制度节水”策略来布局农业节水发展。

九三学社中央在调研中发现,如节水技术中仅注重节水灌溉技术,忽视农艺技术等,虽然灌溉实现了节水,但是作物产量受到影响;往往注重喷灌设施研发,忽视了田间布局、深层渗漏等问题,极易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影响作物种植。

同时,农业用水与农业生产结构密切相关。三大主粮中的小麦、水稻都属于高耗水作物,提案建议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适当增加饲料粮生产。当前节水灌溉设备和材料的供应能力,仍然难以满足节水农业发展要求,提案建议国家担保在地方建立节水农业设施租赁平台,并出台政策推动产业发展。

农业水价改革年初迈步

提案介绍,截至2013年底,我国有效灌溉面积达9.52亿亩,其中节水灌溉工程面积4.07亿亩。节水灌溉节约了水资源,2000年以来,我国农田亩均灌溉用水量由420立方米下降到361立方米,另一方面,粮食产量不断增加,采用节水灌溉措施亩均增产粮食10%~40%。

实际上,近年来,国家层面在推进农业节水方面也在持续发力。

2012年,国务院印发《国家农业节水纲要(2012~2020年)》,其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亿亩,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3亿亩。

值得一提的是,业界争议多年的农业水价改革问题,在今年初也迈出了重要一步。

2016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提出,用10年左右时间,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和农田水利体制机制创新、与投融资体制相适应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农业用水价格总体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普遍实行。

李国祥称,农业水价改革推动的难点是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办法,包括水权确定、水权交易、水价值确定等都在探索中,在一些问题上的思路已经有,但具体的操作办法还需要探索。

因为缺水的问题,导致农业损失1500亿元,站在农业发展的角度是这样,李国祥认为,如果算上了水资源的价值,因为没有提供给农业发展,这部分水资源转移到了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中了,其创造的价值会远远高于1500亿元,这样算来,可能不是损失而是赚了。应该扭转一些发展观念。

分享按钮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