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元拆除逾万口养鱼网箱 力还白龙湖碧水映蓝天
慧聪水工业网四川省广元市白龙湖,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泛着清澈的光泽,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而以前,由于网箱养殖超规模发展,导致湖泊水质一度恶化。
经过两年攻坚,白龙湖总共拆除养鱼网箱14677口,湖面上再没有了网箱的影子,白龙湖再现绿水青山。
清澈湖水不堪重负
湖区水体总氮、总磷严重超标
白龙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长江、嘉陵江上游重要的生态水源涵养地,也是广元市规划城区居民60万人的生活备用水源地和沿湖群众的主要饮用水水源地。
上世纪90年代初建立的宝珠寺水电站,在白龙江上游形成了水域面积78.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4.5米的人工湖——白龙湖。为了解决库区部分后靠移民的生计问题,当地允许村民在湖中少量网箱养鱼。但随着一些外地养鱼户的进入,网箱养鱼的逐步增多,到2013年,养鱼网箱达到了1.46万余口。
养殖泛滥带来的“后遗症”,就是白龙湖水体出现富营养化。
“想当年(1996年)白龙湖开始蓄水时,水可清了,人在船上向湖中看,能看到20米左右的深度,现在的白龙湖是‘看不透’了。”说起当时的白龙湖,青川县营盘乡党委书记张显科如是说。
随着网箱养鱼的不断增多,白龙湖水面开始漂浮污染物,还有阵阵腥臭。“整个白龙湖有1.46万多口网箱,养鱼户一天要抛撒两三次饲料,得有几百吨。”张显科说,这些饲料虽然大部分被鱼吃了,但也有部分饲料直接沉入湖底,长年累月淤积,造成了湖水污染。
对于网箱养殖导致的白龙湖水质污染,沙州镇白水社区党委书记罗兴明非常担忧。他说,白龙湖网箱养殖已经到了失控的地步。“取湖里的水来拖地,太阳一晒,就有股鱼腥味。”罗兴明说。
广元环保部门水质监测显示,白龙湖水质已由原来的Ⅱ类,大部分下降为Ⅲ类。水质富营养化状态由贫营养变为中度营养,水质由良好变为中度污染,恶化趋势明显。
怎样还一湖碧水?
专项保护规划保护水生态
面对白龙湖严重的养殖污染,广元市委、市政府立下军令状:“到2014年10月前将网箱养殖数量控制在3000箱、到2015年10月底前全部取缔网箱养殖。”经过两年攻坚,2015年9月30日,白龙湖的养鱼网箱14677口全部拆除。
其实,白龙湖的水质保护也纳入了国家的“大盘子”。据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13~2020年)》,白龙湖被纳入蒙新湖区,所属区域为四川省广元市、陕西省汉中市、甘肃省陇南市,保护水域面积为61平方公里,规划到2015年水质目标为Ⅱ类。
按照广元市试点方案,白龙湖水体治理保护涉及污染物减排项目、生态修复项目、能力建设项目、生态安全评估等几个方面,这一保护项目实施时间长达4年,总预计资金投入达8.8亿元。通过综合防治措施,使水质达到饮用水水源地的标准要求。
“广元市政府明确由相关县区和相关部门负责组织编制《水污染防治规划》等14个专项规划,绘制白龙湖生态环境保护施工图,于2015年底前和2016年6月前分别完成相关任务。四川省财政厅、省环保厅已经把白龙湖流域纳入重点流域保护,从2015年起,连续3年每年投入约2000万元,实施一系列工程项目建设。2015年投入1850万元。”广元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冯治勤说。
据了解,广元市还将采取经济、法律、行政、教育等手段,采用工程与管理措施相结合、生态修复与污染治理相结合、湖泊治理与河网治理相结合等措施,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放,改善湖体生态平衡,确保清水入河、河湖同清。
2016年6月底前苍溪县、剑阁县、青川县、利州区、昭化区政府,市水务局、市“两湖”管理局将探索建立上中游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和能源、供水企业利益反哺机制,下游地区和能源利用、取水用水企业为上游地区提供适当补偿。
捧着金饭碗怎样不受穷?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以前靠养殖为生,取缔网箱养鱼后如何解决渔民致富难题?
白龙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负责人说,在网箱取缔后,青川、利州两县区积极引导养殖户在产业转型升级上下功夫,鼓励开设休闲农家乐、渔家乐,大力发展以大湖野生放养和水产品加工为主的生态渔业,发展以休闲垂钓、度假观光为主的乡村旅游业等产业,从而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从白龙湖望去,在远处的山腰上竖着一块醒目的标牌,上面写着“幸福岛”。沙州镇党委书记王刚说:“渔民在取缔白龙湖网箱养鱼后,开起了独具特色的渔家乐。目前已达到30家,仅去年国庆期间,每户平均收入上万元。”
带头拆除了自家80余口网箱的幸福村村民黎焕贵说,政府给每一户渔家乐都有1万元补助,同时每人还有3000元补贴。此外,政府也对渔家乐的整体风格和样式进行了规范,提供了图纸。
据黎焕贵所知,全幸福村有120户,其中有40户都在努力打造渔家乐。
“仅2015年中国·白龙湖搏鱼大赛前后几天,我们渔家乐接待了600多名客人,去年国庆节也接待了700多人。开业前7个月一共收入30多万元。”青川县白龙湖畔幸福岛“马家大苑”的马文兵夫妻笑得合不拢嘴。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