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二五”看成就 乌海:水生态文明建设结硕果
慧聪水工业网如今,乌海湖畔已经成为市民健身的好去处。临湖演艺广场上,市民们或跳健身舞,或放风筝,或打太极,或环湖散步……尽情享受着在核心城区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愉悦。
“以前,城区最大的人工湖就是市人民公园的西湖了。短短几年时间,我市大小人工湖增加了几十个,水域面积扩大了许多倍。”一位在乌海湖畔健身的市民对记者说。
我市地处乌兰布和沙漠、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交汇处,干旱少雨,年平均降水量仅为165毫米,但蒸发量却高达3200毫米,水资源基础条件较差。水生态文明建设,多年来是市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十二五”期间,随着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全面蓄水,面积达118平方公里的乌海湖正在形成,我市启动了全国水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建设工作。2013年7月,我市被水利部确定为首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试点实施期为2014至2016年。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专门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各级党委政府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主体责任,形成上下联动的推进机制,以创新考核机制、投融资机制、管理机制为抓手,破解制约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委托中国水科院编制了总体规划及实施方案。2014年7月,方案得到自治区政府批复,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前期工作全部完成,试点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我市按照“黄河为轴、两翼齐飞”的总体框架,科学谋划乌海水生态网络格局,即以乌海湖、龙游湾湿地公园建设为重点,形成“一湖、一地、一网、多点”具有干旱区特色的人水和谐的城市,其中“一湖”是指乌海湖,“一地”是指龙游湾湿地,“一网”是指城市周边河流的山洪防治网,“多点”是指依托现有格局在市区建设的多个小型人工湿地。
在试点工作推进过程中,我市以海勃湾主城区为核心建设区,以乌达区及海南区为辐射带动区,重点推进核心区的各项工作及辐射带动区条件成熟的关键工程。目前,实施方案确定的25项工程任务已全面推进,重点推进核心建设区的16项工程,着力构建以黄河为轴心的健康水生态体系、以绿色防护带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以循环高效为准则的节水防污社会经济体系、以严格管理为核心的水管理水文化制度体系。
通过水系的建设,“沙地绿洲、水上新城”的城市新形象正在逐步形成。按照“宜河建河、宜湖建湖”的原则,我市在城市重要环节点形成河湖相通、水体相连、相互补充的水功能格局,真正实现河湖连通、山水相映。城市水系从南端的甘德尔河沿着东山脚下,北接摩尔沟,再回到龙游湾湿地。最终,在我市的南端、东端、北端,还有西端的乌海湖和黄河,将形成一个东西南北环绕城市的水系,呈现出玉带绕城、碧湖点缀的美丽画卷。
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我市实行了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排污“三条红线”,使工业、农业、生态和生活用水和水环境均得到有效保障。我市还开通市民服务热线受理群众对供水、排水、节水、污水等涉水事务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公众对我市开展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咨询,建立起管理部门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渠道。在我市,“亲水、乐水、惜水”的风尚已然形成。
当前,我市“十三五”发展宏伟目标已经明确,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随着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推进,乌海人“水在城中、城在水中、依水而居”这一逾半世纪的梦想正变为现实。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