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总磷污染控制要因地制宜

慧聪水工业网 2024-04-11 09:45 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罗岳平 赵媛媛

总磷污染是长江流域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随着上游磷化工、尾矿库等污染治理力度加大,江水总磷浓度明显下降,达标断面数不断增加,攻坚成效明显。

根据我国现行的地表水质标准,河流和湖泊执行不同的总磷浓度限值。从监测数据看,湖泊总磷的污染形势普遍较河流严峻。面对长江流域河流与湖泊犬牙交错的复杂水情,笔者认为应开展分区、分类管控。总体看来,长江流域的总磷污染不是面上的问题,而是不连续分布的、局部性质的湖泊总磷污染治理问题。

就长江干流而言,尽管会有总磷超标的支流汇入,但相对影响有限。因此,长江干流所设监测断面的总磷一般不会超标,而支流治理是重点,应在锁定目标后,全面排查污染来源,加快上马工程措施。经过这几年的摸索,应该说储备了较完善的总磷污染治理技术,只要相应投入,建设周期结束后,支流的总磷浓度也会大幅降低。

与长江干支流相比,湖泊的总磷污染比较复杂。有的是相对封闭的湖体,消除历史累积总磷的周期长;有的是当地的“盆底”,小流域内的高磷污水源源不断汇入,治理难度大;还有的是过水性湖泊,按河流评价合格,但同样的水流经湖体就被判为不合格。总之,针对长江流域内湖泊的具体情况,需要开展系统研究,分别制订解决方案。

生产生活的发展离不开磷资源的开发利用,但磷进入水体会带来生态影响,这就对相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污染治理提出了要求。

由此可见,有关磷化工的清洁生产、磷产品的高效利用等工作至关重要,应尽量延缓磷资源的单向流失。同时,要对不同水体的总磷污染区别对待,根据水体功能区划,实事求是地确定治理目标,不搞“一刀切”。特别是对湖泊,在新的水环境下,以不发生水华为前提,选育合适的占据不同生态位的沉水、浮水和挺水植物,构建稳定的水生态。笔者认为,要保持湖泊健康,调控手段不局限于降磷,还包括活水、优化食物链、高效打捞等。湖泊的健康应与其所处的进化阶段相适应,实际工作中应坚持动态管理湖泊健康的原则。

作者单位: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